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各地动态
济南市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畅想改革主旋律、谱写统计新篇章》专题片

发布日期:2003-12-12 11:40:1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法规处 字体:[ ]

    济南市电视台生活频道 播出《畅想改革主旋律、谱写统计新篇章》专题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二十周年之际,济南市统计局、济南市电视台联合录制《畅想改革主旋律、谱写统计新篇章》专题片分别于2003年12月6日、7日和11日上午11时45分在济南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

    该专题片主要反映了济南市统计局自1953年2月28日成立以来,风雨同舟50年,济南市统计局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几代统计人在统计事业的天地里不懈耕耘、历经沧桑,忠实地用数字记载着泉城济南50年来所走过的不凡历程。 马克思曾经指出:“至于统计,如果没有坚强的组织,……这项工作是无法完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济南市统计局贯彻以服务促发展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统计工作与时俱进,在职能、体制、方法、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统计工作已经成为指导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源、咨询部和参谋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参照依据。 如果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般人对济南市统计局的认识可能还仅仅局限在“一张报表一支笔,想要数字打电话”的传统印象里。在非典肆虐、人人自危的特殊时期,济南市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冒着危险,克服众多的困难,深入基层,深入居民家庭,先后两次采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生产、流通、交通运输、旅游、居民生活、市场物价等各个方面对部分企事业单位和1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快速调查和专题调研。在这严峻时刻,率先于全国在企业进行了“关于SARS对企业影响的调查”。非典过后,在第一时间又及时向市政府提交了《我市交通、餐饮、国内旅游三大行业跨越“非典”重现乐观发展态势》,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抗击“非典”后的决策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 走进统计局,走进那个特殊的工作空间,你就走进了数字世界,你会聆听到键盘敲击数字的乐章,你会看到他们斟酌统计分析报告时苦思冥想。统计人的人生在数字大海里精彩地跳跃,它贴近老百姓的一张张面孔,联系政府领导的决策决断。多少次他们走进城市人家、农村住户,多少次他们到厂矿车间、地头田间,实地调查的足迹遍布全市的方方面面,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描绘在数字报表上,把千姿百态的经济动态提练为精确的数据,把经济运行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用简练的语言、准确的判断撰写成一篇篇的分析报告,提供给决策者。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好评。市长鲍志强曾多次指出:“统计工作的地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做计划,把握工作进度,评价工作,安排未来,都离不开统计”,“统计局是市政府的重要参谋部门”。在审定《政府工作报告》时鲍市长又明确提出:反映全市经济发展的数据非统计局的数字不用。并把市统计局列为市政府常务会议四个固定列席部门之一。 济南市统计局是饱经历史沧桑的,济南市统计局又是年轻奋进的,它始终有着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志存高远的胸襟。五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济南市的统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建立起覆盖全市、功能齐全的统计网络:政府统计、部门统计、社会统计相互补充,市、县、乡(镇)统计机构完善,机关、事业、企业统计岗位健全,一、二、三产行业统计完备。 ——具有了一支政治素质强、统计业务精、工作作风端正扎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统计干部队伍。现在济南市统计局设12个职能处(室),受国家委托,还管理着两支调查队:济南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和济南市企业调查队。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同志占全局人员的95%。 ——广泛开展了《统计法》普法宣传教育和执法大检查,依法治统,依法兴统,取得显著效果,有效地、科学地组织了统计工作,保障全市统计工作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在全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一系列重大国情国力一次性调查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为各级领导、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广泛的统计信息服务。 ——围绕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提高统计服务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高了统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开展了加快济南市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济南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统计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统计局成功地建立了功能齐全、运行通畅的济南市统计系统计算机网络,运用0A办公系统,实现了与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局、济南市委、市政府内网以及下属县(市)区局的工作连接。统计搜集、汇总、整理、分析,信息发布,资料上传,档案管理,有关会议的召开,对统计理论的研讨等等,都在网上进行。统计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作增加了科技含量,效率成倍增长。市领导视察统计局后感慨说:统计局的计算机设备不是最好的,但他们运用信息化的水平却是一流的。 ——强化了对全市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加强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统计服务体系,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大胆尝试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工业和贸易业“以定代年”、工业企业“一套表”、固定资产投资由按项目统计转变为按单位统计等重大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增强了报表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极大地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统计效率。这些改革在全国、全省都是率先进行的,得到了国家统计局和山东省统计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应用推广。 ——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组织我市30家具有典型代表的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了“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专题调查,专题分析文章,得到市长的批示。搜集整理大量省内外同类城市资料,编辑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统计资料汇编,通过纵、横和分类比较,就我市实施“2133”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直接参与了政府“工业强市,工业立市”决策的制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