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数据 > 年度分析
2006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07-02-08 08:42:5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字体:[ ]

    2006年,全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承接最近几年来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发展协调性增强、增长速度较快的鲜明特点,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1、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0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达到21846.7亿元,总量比2002年翻了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38.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729.0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1556.0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78.8亿元,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2354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9%。经济发展已经处于较高的稳定增长平台。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速度、质量、效益三者趋于协调。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税、劳动报酬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占比提升等方面。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34.0亿元,增长26.3%;利税4283.6亿元,增长28.2%。利润、利税均保持快速增长,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达到231.5,比上年提高17.2点。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达到18692元,增长11.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856元,增长13.5%。财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4110.2亿元,增长22.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5.3亿元,增长26.3%,增收282.2亿元,创历年来新高。国税、地税两税收入占GDP比重和占二三产业的比重在逐年稳步提高,分别达到12.0%和13.4%,比上年分别提高0.8和0.9个百分点。上述指标的变化说明,山东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经济发展逐步向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同提高上迈进。

    2、就业形势良好,市场价格保持稳定。2006年,全省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努力改善就业环境,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超额完成全年的就业目标任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7.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2%;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7%;转移农村劳动力159.2万人,完成任务的13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0%,比上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全省已连续三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价格运行较为平稳。2006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3.0%,分别比上年回落0.7和3.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分别比上年回落1.6和1.4个百分点。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逐步回落,全年上涨5.1%,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

    3、农业生产形势好,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省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各方面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全年粮食总产量4048.8万吨,增长3.4%,再次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连续第四年实现粮食丰收。棉花生产受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增长较快,实现总产量102.3万吨,增长20.9%。畜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实现肉类产量759.0万吨,增长3.0%;奶类产量238.6万吨,增长8.0%;水产品产量757.0万吨,增长2.8%。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到68%;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全年实现农产品出口80.9亿美元,增长17.1%,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逐步构筑起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农村“路水电医学”设施建设进展较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又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通汽车行政村数比重上升到99.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4%,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20万平方米,8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参合率达到88.6%,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4、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加快。2006年,服务业继续承接近年来的较快增势,季度增速逐步走高,全年增长14.2%,为1998年以来服务业的次高增速。服务业中占份额较大的旅游、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传统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过千亿元,达到1295.6亿元,增长24.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0亿美元,达到10.1亿美元,增长29.9%。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6000.1亿元和887.2亿元,增长16.4%和17.7%。交通运输生产继续稳步增长,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3.1%和14.2%,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2.4%,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23.6%。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增长34.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6.5%。金融业、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634.0亿元,比年初增加2764.8亿元,新增同比增长12.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709.6亿元,比年初增加2505.7亿元,新增同比增长24.9%。实现盈利217.9亿元,比上年增盈31.6%。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亿元,增长20.6%。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占75.7%,增长27.8%。商品房建销协调增长,销售面积多于竣工面积,住宅空置面积比上年下降7.5%。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共同促进了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制造业拉动作用显著。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122.8亿元,增长23.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91.1亿元和7331.7亿元,依次增长21.9%和24.5%。制造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9278.6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3.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2.8%提升到23.9%,企业数比上年净增103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净增企业数的27.3%。工业品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产品销售率由年初的97.3%提高到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强,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分别增长36.6%和52.5%,机电、纺织服装和农产品的出口份额由上年的29.4:23.0:14.9调整为31.6:20.9:13.8。这表明全省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和推动力量进一步增强。

    5、投资增速减缓结构优化,消费、出口需求增势强劲。2006年,全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严把能耗、环保、用地、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有效地抑制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为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了必要条件。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34.6亿元,增速由年初增长37.0%回落到19.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714.9亿元,增速由年初增长34.5%回落到19.8%。投资结构逐步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加强。全年农林牧渔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2.8%、31.5%和38.7%,依次比全社会投资增幅高3.2、11.9和19.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环境管理业、文体娱乐业、居民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资增幅在35.2%—82.9%之间,都明显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步提升,由一季度的29.2%升至35.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由一季度的67.9%降至62.0%,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而国家和省重点控制的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排放行业的投资明显减弱,全年冶金行业投资下降10.3%,其中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投资分别下降37.2%和13.6%。纺织行业投资由一季度增长20.9%降至0.4%,采矿业投资由一季度增长42.3%降至7.1%,其中煤炭采选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分别下降31.5%和15.9%。钢铁、铝和水泥三个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呈下降趋势,分别由一季度的-20.5%、37.2%和30.8%降至-33.4%、-5.8%和17.4%。

    消费需求持续扩增。200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累计增幅自6月份以来连续七个月保持在16%以上,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2.5亿元,增长16.3%,增幅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消费增长渐趋协调,增幅差距由上年的22.4缩小到3.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322.4亿元,增长17.0%;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800.2亿元,增长14.1%。商品销售热点面广量增,吃、穿、用商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的住行、通讯、娱乐等商品更为热销,其中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29.0%、29.6%、40.9%、27.4%和30.5%。

    外经贸发展继续加快。2006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952.9亿美元,增长23.9%。其中出口586.5亿美元,增长26.8%;进口366.4亿美元,增长19.6%。实现贸易顺差22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0%。招商引资力度仍然较大,制造业中的机械设备行业与服务业中的租赁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际利用直接外资增速加快,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0亿美元,增长11.5%。同时,“走出去”取得新成绩,对外承包合同额39.2亿美元,增长139.0%;完成营业额23.2亿美元,增长33.1%。

    6、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改善提高。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92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4368.3元,增长11.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五年和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表明我省经济发展确确实实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2006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4.9%和13.6%,边际消费倾向逐步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9.9%和93.2%,比上年依次提高10.0和11.3个百分点。以居住、汽车、通讯、医疗保健为热点的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和生活面积分别为22.6平方米和30.7平方米,比上年依次扩大3.0%和3.5%。而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在逐步降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0%和37.9%,较上年分别降低1.7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消费的扩增提速。

    7、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科技发明成果丰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明显增多。专利申请量达到38284件,增长32.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237件,增长50.7%,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6.6%提高到18.9%。专利授权量15937件,增长48.4%,占专利申请量的比重由上年的37.3%提高到41.6%。星火计划实施顺利,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占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的55.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随着全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所占比重持续提高。200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585.2亿元,增长31.9%,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8.3个百分点;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6.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在提升山东制造业水平的同时,也为山东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效益。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547.2亿元,增长28.5%,净增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净增利润的22.1%。

    8、“三个突破”取得积极成效,东中西发展的区域协调性增强。2006年,“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战略促进了全省东中西区域经济的互联互动,激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带动提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半岛城市群8市的辐射带动力较强,实现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64.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依次占全省的68.4%、66.1%和65.0%;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86.9%和86.7%;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57.1%。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制造业的36.9%。中西部地区跟进发展加快,实现工业利税、进出口、出口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高于半岛城市群,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3%,较半岛城市群增速高12.3个百分点。突破菏泽初步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GDP增长17.1%,为10年来的次高点,居全省第三位;招商引资规模迅速扩大,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0.3%,居全省第二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29.4%和49.9%,依次居全省第一、二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7.4%,居全省第一位。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的新局面。

    9、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6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在上年基础上又有新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人口素质逐步提高,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本专科)143.7人,其中在校研究生4.5人,分别增长13.5%和12.5%。文化出版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9%和96.3%。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全省年末总人口9309万人。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两个体系”建设任务已完成97.8%,36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项目已竣工70.8%,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达到42%;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制度县(市、区)覆盖率分别达到80.7%和94.3%。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十一届全运会比赛等场馆已开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省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规模迅速扩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普遍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19万人,其中农村低保和特困救济人员占47.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1%。“平安山东”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7.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6%。

    总的来看,2006年山东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快速、高效、协调的运行格局,初步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我们也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及地区经济发展仍不够平衡、节能降耗的任务相当繁重、资源环保压力较大,等等。

    展望2007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只要我们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着力在可持续发展上、在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2007年山东经济社会有望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地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