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数据 > 年度分析
2003—2007: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08-03-12 09:02: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字体:[ ]

    2003年以来,山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协调发展,促进高效发展,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稳定协调,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结构调整渐趋优化,节能减排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站在了富民强省的新起点上。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山东相继实现了经济总量和位次的跃升。继2002年实现生产总值过万亿,成为全国三个率先过万亿的省之后,2004年经济总量过1.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2位。2006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储蓄分别超过2万亿元和1万亿元,2007年分别达到25887.7亿元和11438.1亿元。人均GDP分别于2004、2005年在全国连上2个台阶,由第9位上升到第7位;2005年超过2万元,2007年达到27723.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646美元,逐渐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迈进。五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分别扩大1.5倍和1.4倍,城乡居民储蓄扩大1.0倍。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8.5%,攀升到2007年的10.5%。

    2、经济发展增速平稳较快。自1991年以来,山东经济总量增速一直在10%以上,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年年均增长14.6%,比全国年均增速快4.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3%、17.3%和13.4%,比全国年均增速依次快0.8个、4.9个和3.0个百分点。五年全省GDP分别增长13.4%、15.3%、15.2%、14.8%和14.3%,增速自2004年以来渐趋回落,波动幅度稳定1个百分点左右,仍处于较快稳定增长区间。经济增速偏快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经济发展逐步由快速增长转变为平稳较快增长。

    3、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升高。五年来,山东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每年1.56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2002年的44.0%上升到2007年的51.8%;重工化水平以每年1.28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由59.7%上升到66.1%;城镇化率以每年1.3个百分点的速度加快,由40.3%上升到46.8%;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以每年3.52个百分点的速度拓展,由36.5%上升到54.1%;外贸依存度以每年1.74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由27.3%上升到36.0%。

    4、经济发展基础保障有力。五年来,基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172.4亿元,年均增长29.0%,比全国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200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2951.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3.5%。能源生产供给能力良好,原油、天然气、煤炭产量分别稳定在2700万吨、8.5亿立方米和1.4亿吨左右。电力生产形势良好,电力装机总容量已达5540万千瓦,为2002年的2.2倍,保证了电力的正常供应。交通运输能力增强,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033公里,比2002年增长67.3%;铁路公路水路客运量、货运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五年年均增长17.4%和12.8%,2007年分别增长13.1%和19.9%,增速较2002年分别提高7.2个和11.9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快速扩增,五年年均增长21.2%,2007年达到57547.1万吨,增长22.4%,增速较2002年提高8.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5、经济结构调整渐趋优化。自2004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正向着一产稳定、二产优化、三产加快发展,三次产业之比由11.8:56.5:31.7调整优化为9.7:57.1:33.2。2007年服务业增长14.5%,五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4%,为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86.3%,五年提高8.0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到25.0%,五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连年提升,2007年达到29.2%,五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正向着消费加快、投资和进出口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消费需求稳步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加快,增速由2002年的12.2%上升到18.5%,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五年年均增长15.7%,比全国年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扭转了消费连续三年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低于投资的局面,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协同增强,分别由2002年的4.7%和5.5%提高到2006年的6.8%和7.3%,投资、消费增幅差距由最大的2003年37.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7年的5.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逐步加快,扭转了2002年以来比重持续降低的局面,2007年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7:62.0:35.3调整为2.9:59.9:37.2。机电产品出口自2004年以来跃居首位,农副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24.8:27.5:23.8调整为12.3:18.4:36.9。

    6、经济发展活力逐步焕发。五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2007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17.8万户,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0.5%,五年提高11.4个百分点;上缴税金371.0亿元,为2002年的3.7倍,五年年均增长30.0%。非公有经济发展在工业、投资、市场销售、外贸领域的份额迅速增大,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4.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提高到6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提高到84.8%,占外贸进出口比重提高到72.6%。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五年合同项目24357个,占改革开放以来的2/5;实际利用直接外资457.8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的3/5,五年年均增长18.3%。至2007年底,相继有13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山东项目342个。对外投资增势强劲,五年核准境外企业(机构)787家,协议投资总额19.0亿美元,分别占“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的53.2%和72.2%。至2007年底,核准境外企业(机构)遍及108个国家和地区。五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累计104.3亿美元,为2002年以前累计额的2.3倍,年均增长29.5%,业务涉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7、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2007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为110.1万人和155.6万人,连续四年实现“双过百万”。实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2.1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0.9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44.7%和45.3%。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3年以来持续下降,由3.7%降至2007年的3.21%。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利税自2004年后一直稳居全国首位,2007年分别达到3389.0亿元和5448.1亿元,依次为2002年的5.4倍和4.7倍,五年年均增长40.4%和36.2%。实现国税地税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212.0亿元和1674.4亿元,依次为2002年的3.0和2.7倍,五年年均增长24.6%和25.9%,两项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由10.6%和5.9%提高到12.4%和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连续六年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收入增加量逐年递增,五年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增收量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7年超过100亿元、200亿元和300亿元,五年增收量超过1千亿元,达到1064.3亿元,为2002年的1.7倍。

    8、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连续六年和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3.4%和11.0%,比全国年均增速分别高1.1和0.2个百分点。2007年分别达到14265元和4985元,依次增长17.0%和14.1%,分别为1996年和1997年以来的最高点。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加快,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1.6%和12.6%,2007年分别增长14.1%和15.2%,增速均达到11年来的最高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和37.8%,较2002年依次降低1.5和4.2个百分点;医教娱住行支出明显增加,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由2002年的41.7%和43.8%升至2007年的44.1%和48.6%。城、乡人均住房建筑和生活面积分别由2002年的24.6平方米和25.6平方米增加到29.8平方米和31.7平方米,分别比2002年扩大21.3%和23.8%。城乡居民生活步入到较宽裕的小康水平。

    9、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转变。五年来,全省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扭转了连续多年的持续上升势头,迈出实质性步伐。自2006年上半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1.5%后,开始出现向下的“拐点”,2006 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46%,2007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1.20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2.38%,2007年全年降低幅度有望进一步增大。千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节能,2007年实现节能562.2万吨标准煤,是上年节能总量的1.7倍。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工业“三废”排放增量逐步减少,污染排放连续三年下降。继2005年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排1.1%后,2006年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减排2.1%和1.6%,2007年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减排5.04%和7.12%,减排幅度逐步加大。

    10、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五年来,全省注重经济、社会、民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口继续保持低水平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总人口为9367万人。教育普及发展,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九成以上职业技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5.3万人,比2002年扩大1.1倍。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4%和97.2%。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形成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医生数分别达到28.0张和15.7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16.2%和6.1%。全民健身场所建设加快,15个市建成或正在建设全民健身中心,69.2%的县(市、区)建成了县级特色工程。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依次达到1174.9万人、1113.5万人、814.9万人、745.1万人、563.3万人,比2002年分别增长83.1%、85.6%、16.2%、167.8%和74.3%。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160.9万人和167.1万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由2003年的89.8%提高到98.9%。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困难户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总的来看,五年来山东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进一步转变。近两年来,全省节能降耗和减污降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节能降耗和减污降排的水平与经济总量居前的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COD的排放量仍高于苏、浙、粤。这由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一方面,能耗少、污染轻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偏低。另一方面,能耗高、污染强的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因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是今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2、投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五年来,全省投资结构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依然偏低,2007年较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低22.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占23.9%,而金融业、民生事业投资比重仅占8.3%,薄弱领域的投资亟待增强。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决定着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因此,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势在必行,必须毫不放松地抓下去。

    3、服务业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全省加大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力度,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但服务业比重提升相对缓慢。2007年三次产业之比为9.7:57.1:33.2,与苏浙粤三省相比,山东农业比重最高,比最低的浙江高4.2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最低,比最高的广东低9.1个百分点。因此,服务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仍须着力予以推进。

    4、新农村建设亟待进一步深化。近年来,我省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但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07年一产劳动生产率为11107元/人,仅为二、三产业(61184元/人)的18.2%。农民总体素质不够高,非农产业就业岗位增加不够快,农村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等方面与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统筹城乡的全面发展。

    5、城乡收入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全省人民切实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发生积极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滞后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一直居全国第8位,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在全国第12—15位徘徊。因此,尚需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善收入分配再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收入水平持续上升。

    今后,山东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从加大调控力度、改善供给、引导需求和注重民生几方面入手,突出抓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健全社会保障四大重点,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尽快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