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发布与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十三:生育政策效果显现 人口发展更趋均衡

发布日期:2017-10-13 10:00: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处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关于“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提升人口素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结合我省人口发展趋势特征,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使人口结构更趋优化,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与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发展。

  一、政策调整效果初步显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省连续进行了三次大的人口政策调整:2013年6月放开二孩生育间隔;2014530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611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政策调整实现平稳过渡,实施效果初步显现。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9946.6万人,比2012年增加261.8万人,年均增加65.5万人,人口增长率为2.7%,人口总量实现平稳增长。

 

 

 

  (二)出生人口明显增加。

  2012-2016年,我省共出生人口664.9万人,比上一个五年(2007-2011年)多出生123.5万人,二孩出生人数和比重都有明显上升。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出生率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分别提高5.99个千分点和9.27个千分点,总和生育率提高0.4。生育政策调整对人们生育行为的影响逐步显现。

  (三)人口年龄结构逐步改善。

  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剧,已成为我省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且增量逐年提高,2016年末达到1311.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301.8万人,年均增加75.5万人。2016年较上年增加量首次超过百万,达到108.6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也逐年提升,由2012年的10.4%,上升到2016年的13.2%。同时,随着生育政策调整执行,少儿人口(0-14岁)总量开始缓慢上升,从2012年的1554.4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633.2万人。少儿人口占比也由16.1%回升到16.4%

  (四)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下降。

  2016年末,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62,比2012年末降低2.05,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势头得到有效抑制。随着生育政策的逐一落地,将助推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正常,有利于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我省为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导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一)平均受教育水平稳步上升。

  2016年,我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6年,比2012年提高0.27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正由初中程度向高中程度转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由2012年的9.43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1年,提高了0.88年。表明我省正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二)高学历人口比重提高。

  2016年末全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数为960.1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71.6万人,年均增加4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由8.1%提升到9.7%。每10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9653人,比2012年增加1513人。拥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口435.8万人,占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45.4%,比2012年提高6.2个百分点。高学历人口增加,是促进我省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要力量支撑。

  (三)男女受教育均等化程度改善。

  2016年我省男性平均受教育水平9.19年,女性8.28年,男女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差0.91年,比2012年缩短0.09年。女性接受在校教育普及面扩大,男女受教育年限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我省以此为目标,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努力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供便利,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

  2016年我省城镇常住人口为5870.5万人,较2012年增加792.7万人,年均增加198.2万人,城镇人口集聚度持续上升。2016年城镇化率59.0%,比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2015年、2016年首次实现连续两年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的突破,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

  (二)城镇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2016年,全省城镇化质量监测指数达到59.0,比2012年提高5.6,其中人口集聚、就业支撑指数超过70,生活便利指数超过6017市中城镇化质量监测指数超过60的达到7个,未超过50的仅有聊城和菏泽两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三)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在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进一步得到改善。2016年,西部德州、滨州、聊城、菏泽四市人口城镇化率为50.7%,较2012年提高7.6个百分点。与东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的差距由2012年的14.2个百分点缩小到12.8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总体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步加快的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人口工作不断适应新变化、新形势,推动相关人口政策稳步调整,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城镇人口集聚能力逐步增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妥善处理人口转型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