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发布与解读
解读:1-7月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2.3% 主要呈现七大特点

发布日期:2017-09-07 15:37: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处 字体:[ ]

  2017年7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解读

  山东省统计局 

  2017年9月7日

  

  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延续了开局以来的良好势头,主要效益指标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56.8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去年全年高9.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254.4亿元,增长12.3%,比去年全年高11.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8008.4亿元,增长11.1%,比去年全年高15.4个百分点。总体呈七大特点:

  1.从增长面看,行业整体效益继续向好发展。1-7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0.5%,与上半年持平,比去年全年扩大17.1个百分点。采掘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开采辅助活动继续大幅减亏,其他行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888.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7.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2%。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实现不同幅度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较快,分别增长93.4%34.6%19.6%18.5%17.8%

  2.从行业看,煤炭、钢铁、化工行业是工业利润主要增长点。今年以来,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化工行业改造升级的深入推进,我省煤炭、钢铁、化工行业供给端得到改善,价格大幅上涨,生产稳步回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成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主要增长点。1-7月,我省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40.7亿元,同比增长888.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76.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7个百分点,拉动力首次超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跃居41个大类行业首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62.2亿元,同比增长93.4%,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1.1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7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实现利润1070.4亿元,增长20.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19.6%,拉动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利润增长17.2%,拉动利润增长0.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减亏18.1亿元,拉动利润增长0.4个百分点。

    3.从发展动能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逐步推进,代表工业发展新动能的装备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快速成长,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了9%—12%的高增速,发展势头较好。1-7月,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2%,利润增长9.6%。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9%18.5%;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2.5%13.8%;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5.3%10.1%;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5.8%22.7%。高技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1%,利润增长11.1%。其中,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2%11.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1.4%10.1%;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均增长10.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6.4%9.5%

  4.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规模以上工业降费成效显著。随着一系列降费措施的落地实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今年以来一直呈同比下降趋势,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释放了利润空间。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5.44元,同比减少0.24元。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减少11.58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减少4.11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减少0.84元,汽车制造业减少0.41元,专用设备制造业减少0.36元;分类型看,国有工业企业同比减少1.02元,民营工业企业同比减少0.14元。

    5.从企业看,国有企业和骨干企业发展较好。随着国企改革重组深入推进,降成本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稳步展开,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持续好转,主要效益指标明显好转。1-7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61.8亿元,同比增长24.7%,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97.6亿元,同比增长42.6%,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30.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85.0亿元,同比增长27.1%,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6.0个百分点。亏损情况明显改善。亏损企业个数同比下降11.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7.0%。盈利能力稳步提升。1-7月,全省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41%,同比增加0.5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排前100名的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5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25.4%,同比增长21.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87.9亿元,同比增长30.9%,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8.6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5.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0.6%

  6.从亏损情况看,扭亏态势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随着工业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情况持续好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亏损面继续收窄。7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8.1%,比去年7月末收窄0.2个百分点。二是亏损额大幅回落。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349.6亿元,同比下降13.6%。三是采掘业、制造业扭亏明显。受益于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及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7月末,采掘业亏损面比去年7月末收窄8.4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下降28.0%;制造业亏损面比去年7月末收窄0.3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下降14.6%

  7.从财务效率看,两项资金占用明显改善。在去库存和有效需求不断放大的双重推动下,今年以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1-7月,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1.6天,同比减少0.7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0.0天,同比减少1.1天。分行业看,传统行业改善力度较大,煤炭行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分别同比减少11.6天和14.9天;造纸和纸制品业分别减少2.4天和6.1天;钢铁行业分别减少1.3天和6.8天。分类型看,国有工业企业改善力度较大,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0.6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4.4天。分规模看,小微企业改善力度较大,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0.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均同比减少0.4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