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对外经贸上水平 扩大开放创辉煌 | ||||
| ||||
改革开放40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对外经贸上水平 扩大开放创辉煌
改革开放40年,山东对外开放先后经历并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砥砺前行中屡创辉煌,开放型经济发展持续提质增效,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40年来,全省认真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理念,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千帆竞发,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特色愈见明显,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为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首次列入我国基本国策,山东开放型经济开启新航程。1984年国务院批准青岛、烟台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山东进入以开放促开发阶段,提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战略举措,对外开放迅速展开,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逐步形成。改革外贸体制,完善外贸管理审批制度,1988年在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发了外贸企业经营活力。这一时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对外贸易为全省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外贸发展实现第一次飞跃,进出口由1978年8.7亿美元增加到1984年35.2亿美元,1988年达到57.3亿美元。 (二)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阶段。以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为契机,山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提出“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大经贸战略。这一阶段外贸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方针,实行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和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省扩大对外开放热情进一步迸发,对外开放全面加速,开放型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实现进出口7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0%;利用外资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倍。1995年进出口达139.5亿美元,首次跨越百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1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6.3倍。 (三)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积极调整优化结构,成功摆脱通货紧缩,经济再次迎来高速发展。为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新变化,1998年山东第七次党代会首次提出把实施国际化战略作为全省跨世纪发展的基本战略。这一时期,全省开放型经济成功经受住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推进。2000年面对我国即将“入世”,山东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对外开放格局”,制定一系列发展措施,强调一要尽快实现利用外资的新突破,二要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三要加快投资环境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这一阶段,全省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开放型经济取得更大发展。1997年出口历史性突破100亿美元,2000年进出口迅速攀升到249.9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79.1%;实际利用外资2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走出去承包工程完成营业4.5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1.5倍。 (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进入“入世”过渡期阶段。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山东提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运行机制同国际接轨,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要求,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为“入世”制定了《山东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行动纲要》,对“入世”应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2003年山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将外经贸列为经济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把对外开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放加工贸易合同审批权,缩短合同审批时限,简化进口配额申领手续。2005年,制定了《关于突出重点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省情意识,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对外开放。这一阶段,开放型经济迅速向纵深发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入世”五年来,对外开放经受各种考验,实现历史性跨越。2005年实现进出口76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9.7亿美元,均较2000年增长2.0倍。 (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步入科学发展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全省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的一项重要战略和基本政策,确立了“从加快发展转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上来”的战略构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山东科学调整市场布局,提出实施“深化日韩、提升东盟、突破欧美、拓展非洲”的全面开放战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阶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形势,山东出台《关于促进外经贸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着眼于扩大开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创建高层推进长效工作机制,开放型经济实现较快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07年实现进出口1226.2亿美元,首次跨越千亿美元;2011年跨越两千亿美元新台阶,达235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111.6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六)全面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动能转向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在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发展同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设立亚投行、召开G20峰会等,我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凸显,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和推动者。2014年以来,山东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中韩双方签署自贸协定,2015年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同时进行通关一体化改革,全年实现进出口2417.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7.9%;实际利用外资163.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77.8%;对外实际投资57.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1倍。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7年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提出,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努力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沿海开放新高地。这一阶段,山东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四新”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开放型经济稳健运行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山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前列、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开放型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对外贸易稳健运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外贸发展动能集聚活力增强。 外贸规模持续扩大,呈阶段性跨越式发展。经过40年的发展,山东外贸规模迅速扩大,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8.7亿美元扩大到2017年的2630.6亿美元,增长301倍,年均增长15.8%,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76倍和2766倍,年均分别增长14.2%和22.5%,总体呈阶段性快速递增趋势。从改革开放初的“六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7个五年发展阶段来看,“八五”时期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五”时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两个阶段,全省外贸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6.6%和25.2%,成为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提升最快的两个阶段。“六五”“九五”和“十一五”时期外贸也实现较快发展,进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7.2%、12.4%和19.7%。“十二五”以来,外贸围绕稳增长、促平衡、提质量,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出口年均增长4.8%,对外贸易增速总体放缓,在转型调整升级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外贸结构优化转型,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省外贸在确保稳增长同时,积极推动外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外贸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一是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品质提升。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主要以原料等初级产品为主,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工业制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升。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38.9%,分别比1980年和2000年提高34.7和18.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9.9%,比2000年提高5.7个百分点。随着科技水平提升,电器及电子产品、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等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二是国际市场布局优化,多元化格局形成。1978-2017年,山东外贸市场由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早期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目前外贸传统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快速开拓,市场布局不断优化,开放领域不断扩展。三是外贸经营主体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改革开放初期,全省仅有11家省级专业外贸公司开展进出口业务,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涌入外贸队伍,呈现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经过多年发展,私营企业已取代外资企业成为第一大经营主体,出口比重由2007年20.7%提升到2017年50.1%;外资企业出口比重由2007年53.6%回落到2017年34.4%;国有企业出口保持基本稳定。四是省内区域布局优化,发展更趋协调。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外贸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随着外贸布局优化调整,沿海地区持续引领外贸发展,中西部地区外贸活力不断增强。2017年,青烟威潍四市进出口比重为61.5%,较2007年回落9.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中淄博、聊城、临沂和德州进出口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崛起,释放外贸发展新动能。为加快推动外贸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积极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准济南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城市,青岛为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威海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临沂为市场贸易采购方式试点城市。全省充分发挥各类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放大改革试点“先行效应”,释放改革发展红利,为外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活力。2017年,威海完成服务出口149.1亿元,增长34.3%,增速高出全省22.2个百分点;青岛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42.8亿元,增长102.3%;临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于2016年11月开展试点运行至2017年11月满一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出口6.1亿美元,对全市外贸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20%,日均出口额从试点初期不足100万美元跃升至1500万美元,试点市场经营户由试点前的1400家增加到2000家。从全省看,2017年跨境电商出口678.4亿元,增长42.0%;市场采购出口62.8亿元,保持快速增长;38家本土培育的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出口231.5亿元,增长18.3%。山东通过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激活“不懂不敢不会”做外贸的中小微企业,2017年增加中小微出口企业2111家。新业态快速发展,对推动双创增加就业,适应新形势、赢得新优势、取得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外资成效凸显,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始终把吸引外资作为扩大开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根据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及时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81-2017年,全省累计批准外资项目7.5万个,合同外资315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53.7亿美元。外资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对促进经济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外资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从利用外资总体发展情况看,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利用外资初期探索阶段(1979-1991年)。这一阶段利用外资以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形式为主,1979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相继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外资取得进展,1981年山东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青岛,外资企业从无到有。1979—1991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1.0亿美元,年均增长35.0%。二是利用外资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5年)。引资规模不断攀升,实际使用外资由1992年9.7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29.7亿美元和2005年89.7亿美元,年均增长32.2%。1992年利用外资步入快车道,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4.4倍。2001年入世以来,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五年增长2.0倍,累计达339.7亿美元,年均增长24.7%。三是科学有效利用外资阶段。进入“十一五”以来,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外商投资形式多元化,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利用外资迈上新台阶。2006年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流动性紧缩,利用外资出现小幅下降。山东科学调整外资市场布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利用外资在2011年再次跨越百亿美元并保持稳定发展。2017年合同外资27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8.6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外商投资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经过多年发展,山东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三次产业引资结构不断改善。严格限制“两高一低”外资项目进入,外商投资行业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第二产业利用外资106.7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69.0亿美元,三次产业利用外资构成由2005年的3.0:88.1:8.9先后调整到2010年的2.2:67.1:30.7和2017年的1.7:59.7:38.6。二是区域利用外资优化调整。东部沿海地区仍是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集聚地,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比重提升。2017年,青烟威三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62.6%,比2005年低10.2个百分点;省会城市群利用外资比重20.7%,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成效明显。目前来山东投资的国别地区约150个,2017年亚洲仍是主要外资来源地,实际到账外资129.8亿美元,占全省的72.7%;发达国家地区和部分新兴市场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其中美国、英国、非洲和大洋洲利用外资均实现倍增。四是引资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截止2017年,全省累计吸引21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13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较十年前增长1.1倍。“四新”项目增多,2017年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40.2%。新设融资租赁企业99家,新批及增资外商投资养老企业8家;新增外资研发中心6家,累计达到37家。 外资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提升。随着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外资企业稳定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投资稳定增长贡献较大。目前全省现存外资企业1.5万多家,2017年外资企业投资总额2711.3亿美元、注册外资1152.3亿美元,分别增长19.7%和16.5%。完成纳税总额1117.9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25.3%。二是吸纳就业较多。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由1990年2.5万人增加到1995年38.3万人和2007年108.3万人,2017年吸纳就业人员152万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省就业压力。三是有效促进经济高效发展。通过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外资,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强化了山东的基础产业和弱势产业,提高了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国际化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企业和优秀人才,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走出去”动力增强,国际经贸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陆续启动并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有力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对外投资管理服务和保障方式,扎实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全省“走出去”步伐加快,各领域国际经济合作稳步推进保持健康有序发展。 境外投资发展迅速全国领先。改革开放初期,山东境外投资规模较小,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境外投资迅速展开并呈高速发展态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由2003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4.0亿美元、2010年18.5亿美元、2017年109.8亿美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截止2017年,累计设立境外投资项目5689个,核准中方投资总额758.2亿美元。投资方式从初期以制造为主的直接投资建厂向境外营销网络、优势产能转移、境外资源开发、跨国并购、研发中心等形式发展,投资形式和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呈多元化发展。通过对外投资方式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效利用境外科技和智力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对缓解国内资源短缺、开拓市场空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承包劳务快速拓展。山东自1982年起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经过多年发展,业务项目遍布全球。目前,青建集团、山东外经集团等7家企业入选全球ENR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名单,地方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对外承包劳务合作保持快速发展。截止到2017年,全省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306.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01.4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5.8%和25.4%。累计外派劳务人员92.5万人次,常年在外人数达13万人。一是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质量提升。承包工程逐渐向建营一体化转型发展,企业主体由早期的国有企业为主向多元化发展,工程项目由单一房屋建筑扩展到电力工程、交通、石化等行业,工程大项目成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新签过亿美元大项目20个。二是外派劳务业务拓展结构优化。劳务合作由单纯提供劳务发展为与外派技术、管理人员相结合的服务型、管理型劳务输出,高端劳务和定向劳务合作取得新突破。2017年外派设计咨询监理、厨师、护士、海员等各类高端劳务2.5万人,比重提升到34.7%。 境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发展模式,推动走出去企业集聚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引导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抱团走出去,充分发挥大企业“头雁效应”,鼓励有能力企业建设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出去,实现集群发展。截止2017年,山东境外建设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达13家,全国通过认证考核的国家级境外合作园区20家,山东占4家,均居全国前列。境外经贸合作区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增强,成为带动产业链企业和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加速器,也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走出去层次的载体平台。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已带动230多家企业和商户入区发展,助推优势产业、富余产能等领域合作,对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至关重要,同时有效促进贸易伙伴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