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各地动态
东营市局“五大建设”提升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发布日期:2019-12-09 15:21: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东营市统计局 字体:[ ]

为有效提升基层统计能力,夯实统计根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东营市统计局坚持多点发力,持续用力,积极推进“五大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一、持续推进统计系统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加强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定不移推进依法统计,确保统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抓好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统计人员增强统计工作认同感。

二、持续推进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分类实施”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抓好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各级部门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推动部门建立完善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把好数据质量关。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统计信息整体利用效率。二是抓好乡镇(街道)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统计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统计业务流程,加强统计档案管理,保持统计原始记录保存完整。三是抓好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加强企业统计管理、培训和指导,督促指导企业配齐配强统计人员,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严格依法独立上报企业数据,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四是抓好典型示范引领。及时总结、归纳、提升基层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搭建好经验推广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借鉴,促进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不断推陈出新。

三、持续推进基层统计力量建设。严格落实基层统计力量配备规模要求,确保人员及时配备到位。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及时充实基层统计人员力量。加强乡镇统计人员管理,乡镇统计人员变动必须报县区统计部门批准,实行先补后调。大力改善基层统计环境,配备统计相关软硬件设备。积极推动增设统计中级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拓宽基层统计人员的进步空间。实施基层人才培育工程,选树基层优秀人才。探索建立片区辅助统计员制度,明晰职责,强化培训和经常性使用,提高一线统计能力。

四、持续推进基层统计人员能力建设。一是科学系统规划和推进基层统计人员能力培养。科学系统规划中长期统计人员能力建设的各项目标要求和推进路径,建立基层统计人员轮训制度,突出抓好县区业务骨干和乡镇统计站长的业务培训。改进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更有针对性。各县区重点加强对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及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综合能力。二是大力提升基层统计人员分析预警能力。以重点分析课题为抓手,加强专业协作、系统联动,营造全系统重视统计分析的良好氛围。建立重点监测点制度,确保早发现早预警。落实“三分工作法”,组织专业人员重心下沉,深入一线开展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基层统计能力。三是注重学习政策、把握政策。借助统计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全市统计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政策、领导讲话和专家解读,真正领会政策的精髓,把握政策的要义,确保有的放矢。

五、持续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突出大数据引领,积极探索创新统计数据获取方式,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记录,提高统计生产效率。大力实施统计大数据向基层延伸工程,加快推进市、县、乡、村、部门、企业“六位一体”统计智能生产体系建设,实现统计调查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档案化深度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全市统计大数据应用,探索建立市县乡三级统计共享共用数据机制,实现系统内跨层级、跨地域、跨专业的统计基础数据资源共享共用。鼓励支持乡镇(街道)整合管理各站所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源,构建“一站多点”联动模式,实现本区域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