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筑伟业 踏石留印写春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位置。1948年4月27日,潍县战役胜利结束,潍县解放,潍坊特别市建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70年筚路蓝缕,70年披荆斩棘;70年拼搏奋进,70年逐梦奔跑,潍坊这座世界风筝都、国际动力城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上阔步向前。
一、经济建设成就辉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连续攀升,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嬗变,潍坊市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更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方式,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49年,潍坊市生产总值仅有2.4亿元,先后于1988年、2004年、2015年突破百亿、千亿、五千亿元大关,2018年生产总值达到6156.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80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94倍,年均增长10.2%。1949年人均生产总值仅为55元,1978年增长到335元,2018年达到了65721元,按年末汇率折合9620美元,向着人均一万美元大关不断迈近。
(二)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财政实力也迅速提升,特别是1994年分税改革以来,潍坊财政收入规模连创新高,1989年、2004年、2007年先后跨过10亿、50亿、100亿元关口,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2018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9.8亿元,是1994年的47.7倍。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有力的支撑了财政收入的高质量增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在80%左右。雄厚的财政实力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历了保运转的“吃饭财政”、支持经济的“发展财政”,到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共财政”,政府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突破700亿元,达到733.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588亿元,占总支出的80.2%。
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高质量发展初显成效
(一)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解放初期的潍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接近80%,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为77.27:5.79:16.94。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二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198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77:41.74:24.49,二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超过一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潍坊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历史优势,厚植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扩大服务业发展布局,形成一产基础地位稳固、二三产业共同驱动的发展态势。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31:44.54:47.15,三次产业由“一二三”经历“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经济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变,更加趋向科学合理。
(二)现代农业基础厚实,“三个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广袤富饶的土地、丰富的人口资源为潍坊市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949年,潍坊拥有耕地面积89万公顷,农村劳动力228.1万人,占总人口的52%,粮食产量94.6万吨。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不断探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路子,总结了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发展经验,开创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潍坊市围绕农业产业园区化,农村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职业化,不断赋予“三个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83.6亿元,粮食产量428万吨,蔬菜产量1218万吨,水果产量88.6万吨。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2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16%。畜牧业、渔业发展迅速,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1949年的8.3%、0.3%提高到2018年的31.4%和9.4%。各类牧、渔产品更加丰富,2018年肉类产量119万吨,奶类产量16.3万吨,禽蛋产量24.8万吨,水产品产量48.9万吨。
(三)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化工业体系更趋完善
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潍坊市的工业生产是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0.46亿元,是以小轻工、小纺织为主的轻型工业,轻、重工业的比例为84.6:15.4。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三十年的曲折发展,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2.2亿元,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亿元,轻、重工业的比例调整为71.7:28.3,经济结构仍是以轻工业为主。1992年,诸城市首先在企业中推行了股份制改革,在同步总结推广诸城经验的基础上,潍坊市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企业改革。2000年开始国有和集体经济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降到50%以下,民营成分快速增长,占比逐年提高,2018年民营占比达到75.6%。从轻重工业来看,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占比首次超过轻工业,并一直稳定延续了下来。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76.9亿元,总量是1978年的293倍,年均增长15.3%,以机械、化工、食品、纺织、造纸、电子为主导的六大传统产业稳健发展,以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茁壮成长。
(四)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
潍坊市商贸发展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已是鲁东地区商业枢纽。民国初年,潍县即有“东省大邑”之称。解放初期,潍坊商贸快速恢复,促进了物资流通和经济复苏,194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0.41亿元,占经济总量的16.9%。此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9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12.5%,比1949年降低了4.4个百分点。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这是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文件。1993年,潍坊市组织召开全市第三产业工作会议,提出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市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此后又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902.76亿元,是1978年的318倍,年均增长15.5%,高于GDP年均增速3.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新兴服务业发展加速。2018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增加值737.5亿元,占服务业总量的25.4%。
三、主引擎持续稳定,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一)高效投资稳步增长,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5-2016年的十一年间,平均2-3年就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投资力度逐渐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投资结构更加优化,有力的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三次产业投资呈16.2:61.9:21.9的结构,工业投资占比最高,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进入新世纪,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第三产业投资加速扩张。2008年服务业投资占比首次超过50%,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3.0:43.1:53.9。随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启动,创新型投资受到投资者的更多青睐,高新技术投资发展加快。2018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9.5%;工业技改投资继续加快,同比增长21.9%;民间投资增势良好,成为投资的主力军,占全部投资的80.7%。
(二)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内需活力持续释放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类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供应制度,至90年代初才完全取消。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生活用品受物资紧缺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市场需求不旺盛,完全处于卖方市场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市场逐步放开,社会物资越来越丰富,人民收入也越来越高,消费品市场活力开始持续释放。1980年潍坊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过10亿元,1990年达到45亿元,2000年达到260亿元,2010年跨过1000亿元,2014年超过了2000亿元,2018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702.7亿元。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消费的品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吃、穿、用等刚性需求稳步增长,高质量、高品质的商品受到广泛欢迎,通讯器材、节能家电、智能家电等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乡村消费品市场明显升温,2018年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92.2亿元,比2010年增加570.8亿元,年均增长11.3%,快于城镇市场1.2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发展更加协调。
(三)对外开放成就斐然,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
潍坊市自1984年成功举办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来已成功举办36届,并连续举办鲁台经贸洽谈会、中国画节·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承办中日韩产业博览会,节会经济成为潍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大大提高了潍坊的城市影响力。潍坊市不断加强外贸企业培育,帮助更多的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上交会等重点会展;引导富余产能企业有序开展国际化投资布局,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630.8亿元,是1993年的109倍,年均增长超过20%,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5%。民营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77.5%;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69.8%,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轻工工艺品是主要的进出口商品,占进出口总额的72.3%。深度融入“一带一路”,2018年新增“一带一路”项目12个,对“一带一路”市场进出口总额达到485.7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29.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达到95亿元,同比增长39.3%。直接使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0个,实际使用外资89.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0亿元,占90%;境外实际投资5.2亿美元,是上年的一倍多。
四、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城市建设华丽蝶变
(一)现代化城市进程加速,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潍坊市区的前身是老潍县,城市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在“西进东扩”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向北突破,确定了“七城一体”都市圈。大力加强城市道路、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全市下辖县级市6个、县2个、市辖区4个,2017年建成区总面积535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1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自2012年以来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2018年达到61.8%。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为城市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和内在潜力。
(二)密织立体交通网络,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潍坊市大力推进交通网络建设和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集高速、高铁、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条,通车里程564.6公里,社区通公路全覆盖;济青高铁建成通车,高铁北站投入使用,以济青高铁潍坊段、潍莱高铁和将要建设的京沪高铁二通道、环渤海高铁,逐步构建起“米”字形高铁网络,潍坊的“高铁时代”越走越近;潍坊港建成泊位45个,港口设计通过能力突破4000万吨,完成货物吞吐量4656万吨,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开通客运航线7条、货运航线2条,通达13个城市,航空网络布局初步形成,完成旅客吞吐量72.5万人,航空货运量2.4万吨。
(三)通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快递服务覆盖城乡
2018年,全市城乡社区通邮、通电话比重达100%,光纤网络全覆盖。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98.1万户,是2000年的30倍;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250.4万户。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45.3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190.7部;每百户拥有计算机67.3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62.7台。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快递业务量连年创新高,2018年达到18902.15万件,是2014年的6倍,年人均使用快递业务量20.37件;全市快递服务汽车1390辆,快递服务网路984条,快递服务网路长度(单程)113827公里,基本实现快递网点全覆盖。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科技驱动产业进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达到153.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0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4.85%,比2011年提高19.9个百分点。潍柴动力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一次性争取中央财政经费17668万元, 创全市历史上单个项目获国家扶持资金之最。2016年盛瑞传动8AT项目、2018年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年两获国家一等奖。2018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27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12件,分别是2010年的3倍和8倍。2018年4月,潍坊市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全国重点支持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17个城市之一。
(二)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潍坊历届党委、政府坚决实施“科教兴潍”战略,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从2005年开始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左右。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15所,在校生18.5万人,专任教师过万人。现代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生7.5万人;省级职业教师名师工作室22个、全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6个、省劳模工匠导师5名,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中职齐鲁名师29人、名校长8人,总数全省第一;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6枚,连续9年全省第一。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巩固发展,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全市基本消除大班额。普通中、小学每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人数,分别由1978年的19人、28人下降到11人和15人;幼儿园每名专任教师负担幼儿人数下降到13人,比2001年下降了48%。
(三)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潍坊市立足自然、历史、人文、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和旅游事业,形成了系统的潍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重点规划打造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风筝文化、地质奇观、书画艺术、东夷文化、工业文化、农耕文化等十大文化旅游片区,文化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2017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46.91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5倍,占GDP的比重达到4.22%。201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586.9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883.6亿元。其中,入境游客36.7万人,分别是1990年的50倍、2000年的15倍;入境游客消费总额2.5亿美元。
(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大幅改善
始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持续深化医改,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发展完善。2018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770家,病床总数达到58362张,平均每千人床位数6.23张,比1949年的0.03张增加了6.2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发展到271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158人,平均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9人,比1949年的0.07人增加了2.83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逐年提高,服务项目扩展到14大类59项。“智慧医疗”在全市推广发展,市中医院建成全国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持续便民惠民。
(五)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1986年潍坊市对企业合同制工人实行社会保险费统筹,拉开了养老保险改革的序幕;1996年潍坊市作为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城市,开始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同年正式启动工伤保险工作;2001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正式实施。逐步形成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并不断的改革完善,到今天已经基本建成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2018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72.9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39.82万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18万人、133.51万人和90.37万人。
(六)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042元、18719元,分别是1978年的100倍和197倍,名义年均增长12.2%和14.1%;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2%提高到20.4%,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25.7%提高到54.96%;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下降到2.09。收入的提高,带动了人民生活质的提升。从七十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八十年代后期的“冰箱、彩电、洗衣机”,九十年代的“空调、电脑、录像机”,到二十一世纪的“房子、车子、旅游”,“三大件”的变迁印证了人民生活消费由生存型、生活型向享受型、发展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201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
(七)价格波动趋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
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几乎完全由国家制定,基本保持稳定。改革开放以后,市场逐步放开,价格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后经历两次价格大幅上涨。1985-1990年,特别是1988年“价格闯关”诱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形成第一次通货膨胀,潍坊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9%;1991-1998年,投资热、超发货币导致了第二次通货膨胀,1994年潍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1%,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进入新世纪,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更加温和;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价格波动趋于平缓。2000-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36%,年均上涨2%;商品零售价格累计上涨23.9%,年均上涨1.3%,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70年春华秋实,是曲折中的探索,是磨难中的奋起,在苦干中凝聚共识,在拼搏中收获喜悦。70年,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写不尽美好的潍水两岸;70年,是一曲悠扬的赞歌,颂不完潍坊人民的奋斗故事;70年,是一本厚厚的书,承载着潍坊大地的前世今生。这70年,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摘下了“一穷二白”的贫困帽子,纠正了“十年浩劫”的历史错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历经险滩、跨过激流,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实迈进。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始终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挑战,沿着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