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活动
图片新闻
统计分析
媒体报道
庆祝活动
统计知识
 
统计分析
当前位置:
>> 中国统计开放日2019 >> 统计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信息发布时间:2019-9-12 信息浏览次数: 字体:【 小】

砥砺奋进七十载  辉煌成就向未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烟台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70年的发展篇章,烟台经济浓墨重彩;70年的发展历程,烟台社会各领域波澜壮阔。七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烟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富足,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谱写了壮丽的发展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烟台正在向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迈进。

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在全省的位次居第3位,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居第8位。回首过去,1949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83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GDP增加到25.7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1988年GDP突破百亿,2002年GDP突破千亿,2018年达到783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6%。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年均增长12.3%,年均增长率高于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5.1个百分点。从1949年算起,全市GDP突破百亿用了39年,从百亿突破千亿用了14年,从千亿跨越迈上五千亿新台阶用了10年,前进步伐铿锵稳健,烟台“加速度”令人瞩目。

人均GDP不断提高,已迈进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按照现价人均国民总收入高于12476美元标准衡量)。全市1949年人均GDP为48元,1978年为458元,1986年突破千元,1997年突破万元,2017年突破十万元,2018年为110231元(折合16658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8.6%。

财政实力由弱变强,资金保障坚强有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烟台财政十分困难。195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为0.19亿元,1978年增加到4.0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进入新世纪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2012年达到357.36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达到636.62亿元。1951—2018年年均增长14.5%,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6.6%。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是财政收入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发展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占据主导、第三产业逐步加快的新格局,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4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8.9%、6.6%和14.5%。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5.3%、33.6%和21.1%。随着八十年代中期乡镇工业和乡镇建筑企业的崛起,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比重迅速上升。1986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4.8%、41.8%和23.4%,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飞跃,至此,农业比重占三次产业之首的局面成为历史,烟台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业城市,“农业立市”转为“工业立市”。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再次跨越,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5.5%、47.2%和27.3%,标志着全市经济结构跃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占居主导、第三产业逐步加快的新格局。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6.5%、49.1%和4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50.7%和46.2%。与1949年比,第一产业比重回落7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9.9个百分点,有力地保证和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烟台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上世纪6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247.86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269.69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6.9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674.75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回首7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以年均4.1%的速度稳定增长,2018年达到510.04亿元。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61.41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183.27万吨,水果总产量由1949年的1.79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2.41万吨,水产品产量由1949年的2.66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186.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7年的0.12万千瓦提高至2018年的767.32万千瓦,全市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3.65万公顷扩大到2018年的24.7万公顷,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农、林、牧、渔业结构由1949年的81.4:3.9:10.5:4.2调整变化为2018年的42.9:2.5:13.1:41.5,农业比重回落38.5个百分点,牧、渔业比重分别上升2.6和37.3个百分点,渔业比重大大提高,很好地适应并满足了人民生活饮食结构的变化。

(三)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烟台工业化的大幕。上世纪50—70年代,烟台工业化进程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基本上形成了以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等轻工业为主导,以机械工业等重工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2012年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实际增长159.6倍,年均增长13.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一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新兴产业不断加快孕育发展。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8.6%,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5和1.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7.3%和43.6%;与2012年相比,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分别上升了0.5和0.7个百分点。2018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较上年增长9.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1%。二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回首7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1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442.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1%,高于GDP增速5.5个百分点,成为驱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70年来,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品产量增长迅猛,产品品种日趋丰富。工业供给能力的增长,为全市国民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全市发电量506.2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4万倍;食用植物油60.53万吨,是1949年的182.4倍。新中国成立后新增加的产品产量,钢材142.08万吨,是1959年的2.9万倍;水泥889.02万吨,是1958年的2.1万倍;一些新兴产品如汽车、手机、电脑也陆续在烟台落地生产,并成为全市的主导产品。2018年生产汽车40.54万辆,是2000年的405.4倍,其中轿车16.88万辆;生产手机1243.89万部,是2002年的20.5倍。产品产能迅猛扩大。到2018年末,全市拥有210万吨MDI的生产能力,48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3200万部手机的生产能力,19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176.5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81.6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以及1294.5万千瓦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产品品种日趋丰富。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已涵盖了绝大部分行业。70年来,烟台工业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再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历史大跨越。烟台万华、南山集团、东岳汽车、张裕、鲁花、龙大、中集来福士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构成了烟台工业70年发展的骄傲;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林立的厂房,展示着烟台工业70年发展的辉煌成就。

(四)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4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0.26亿元,到1978年也只有5.44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78.54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51.9倍,年均增长13.4%。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呈现出交通运输邮政、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与商务居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电子商务、数据消费、现代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模式日新月异,服务业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至28.5%和6%,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上升为8.7%和12.8%,以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升至14.4%;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47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2%;网上零售额1025.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三、投资消费动力增强,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投资总量日益增大,基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基础保障有力。烟台坚持“经济要发展,投资要先行”的发展理念,增加投入是改革开放之后、较长一段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9年仅为0.02亿元,1978年为2.32亿元,1993年过百亿元、2000年超过二百亿元、2004年超过千亿元,2018年超过三千亿元。仅2018年全年的投资额就比1949年至2003年54年的投资总和还多。电力生产形势良好,2018年发电量506.2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4万倍,年均增长16.6%,保证了电力的正常供应。交通运输能力增强,2018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534.46公里,为1949年的38.8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606.8公里。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客运量、货运量快速增长,2018年总发送量分别达到7305.61万人次和27874.71万吨,依次为1949年的422.3倍和2903.6倍,年均增长9.2%和12.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扩增,2018年达到4.43亿吨,为1949年的7639倍,年均增长13.8%。邮电通信业务总量增势迅猛,2018年达到151.18亿元,比1949年增长7.47万倍,年均增长17.7%。

消费需求提档升级,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在市场供应充足、消费环境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完善等积极因素的强力推动下,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年均12.9%的速度递增,2018年达到3079.41亿元,比1949年增长4383.9倍,比1979年增长402倍。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以及文教娱乐、旅游、家政等“新兴消费品”为特征的娱乐型、享受型消费,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消费热点面扩量增,无论是粮油类、肉禽蛋类消费,还是汽车类、纺织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消费,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随着近年来消费需求的逐步转旺,使消费与投资增幅差距逐步缩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协同增强。

四、全面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和2003年烟台将促进外经贸作为经济发展的亮点之后,烟台的开放型经济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出口总量由开放初期1984年的0.24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461.7亿美元,增长2027.4倍,年均增长25.1%;外贸进出口依存度(用外贸进出口/GDP的百分数表示)总体不断上升,由1985年的0.7%上升到2018年的39%。市场格局日趋多元化。全市贸易涉及的国际市场由单一的港澳地区发展到207个国家和地区,韩国成为进出口第一大伙伴,美国成为出口第一大伙伴;进出口企业由1户快速发展到近5000户,最大企业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63.5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出口产品由单一的抽纱品发展到近百个大类4000多个品种,机电产品成为全市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市总额60.5%。全市有18家企业入围2018年山东省出口100强企业,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成为全省出口第一大户。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拉动产业提升成效显著。到2018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4311个,合同外资达646.7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达368.58亿美元,其中累计批准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441个,合同外资额291.19亿美元,占全市总额45%,外商投资项目中的电脑、手机、汽车、造船、食品、黄金加工等已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外资领域由占八成左右的制造业开始转向服务业,从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到旅游开发、研发中心、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均有外资进驻。

“走出去”稳步发展,对外投资成效明显。自1985年烟台第一家海外投资企业成立以来,全市累计核准对外投资主体347家,对外投资项目数56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3.3亿美元。

五、人民生活发生巨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逐步由贫困、温饱走向富裕。201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875元和19425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9.7%和9.9%。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3.3%和13.2%。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18年已下降至2.3。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74653元,为1978年的134.3倍,年均增长13%。

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年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949年全市仅1万元,1978年为2.7亿元,1991年超过百亿元,2005年超过千亿元,2018年达到4446.58亿元,为1949年的4446.58万倍,年均增长29.1%。年末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2018年为62436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是1949年的2377.3倍,年均增长11.9%。2018年末本外币储蓄存款达4492.19亿元。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从贫困迈上富裕台阶。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提高,2018年分别达到29495元和13899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依次增长8.9%和9.1%。其中,1979-2018年年均依次增长11.8%和12.2%。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大幅降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52年的59.8%降至1980年的54.5%,再降至2018年的29.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49年的86.7%降至1978年的61.6%,再降至2018年的34.1%(按照“恩格尔系数处于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的标准衡量)。城乡居民在总体衣食无忧的基础上,住行健也进入了新水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居民从1980年的5.6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8.81平方米,农村居民从1985年的15.14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40.06平方米。家用汽车、移动电话、计算机、家用健身器材从无到有,进入百姓家庭生活。2018年末,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上述物品分别为53.51辆、210.84部、66.44台和6.41台,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上述物品分别为30.12辆、190.96部、28.46台和1台。

六、高质量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绿色发展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和2015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后,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明显增强。

节能降耗迈出实质性步伐。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能耗水平居全省前列,2018年比2005年下降48.5%。烟台是全省唯一连续13年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改善环境质量取得突出成效。2018年,全市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18%以上。

环境治理与保护成效显著,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2018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26条重点河流45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5%以上。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各类噪声功能区均达到相应指标要求。全市管辖海域符合一类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全市管辖海域面积的90.2%。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2天,较上年增加9天。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改善。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我市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9万人。2018年末,全市就业人员增加到429.2万人,其中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2%和4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七、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经济社会更加协调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卫生、文化、民政、保障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全面实施“教育优先”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应届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免除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书本费。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八十年代初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地方集资筹办的烟台大学,发展到2018年的12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23.04万人,为1985年的23.6倍,年均增长12.8%。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全市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资源。

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形成覆盖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2018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5599个,床位4.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1万人,其中医生1.95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63.6倍、197.2倍、73倍和107.7倍;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医生数分别达到59.8张和27.4人,分别是1949年的105.9倍和57.6倍。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功能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职工达168.5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16.8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114.8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16.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631.69万人。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2018年,全市共有1.2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6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3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成效显著。2018年,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22个。其中,养老机构217个(含敬老院)。全市机构养老床位3.88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1.6万人。全市共建有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1315个。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拓宽。建立了市县乡村文化信息联网,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所7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3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娱乐文化服务、文艺商务代理、广告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了烟台70年的灿烂辉煌。70年的雄厚积淀,为烟台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中国70周年的庆典上,回顾过去,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激情浩荡。展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壮志满怀。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英雄的烟台人民将以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进步,为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再创辉煌!

文章链接: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