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活动
图片新闻
统计分析
媒体报道
庆祝活动
统计知识
 
统计分析
当前位置:
>> 中国统计开放日2019 >> 统计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信息发布时间:2019-9-12 信息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七十载铸就辉煌  新时代再谱华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枣庄市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枣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国民经济实现巨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呈现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经济实力弱小。195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0.95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增加到8.2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枣庄经济快速发展,1980年、1991年、1994年、2004年连续跨越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台阶,2008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7.6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枣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5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8.61亿元。2018年达到2402.3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692倍,年均增长10.4%;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2.2%。枣庄人均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5元,发展到1978年的320元,2018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226元,比1952年增长244倍,年均增长8.7%;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0.9%。

(二)财政实力由弱变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财政收入十分困难。1953年地方财政收入只有960万元,经过长时间缓慢增长,1978年地方财政收入上升到12631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1998年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28亿元,2011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0.1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6.70亿元。1954—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2.6%。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为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及各项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年财政支出只有219万元,1978年上升到6366万元,1996年突破10亿元,达到11.08亿元,2009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1.04亿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59.74亿元。1954—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15.5%,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6.2%。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一)第三产业稳步提升

全市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由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了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枣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0.5%、16.9%和12.6%。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1978年,枣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2:51.2:11.6,第二产业比重比1952年提高了34.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经历了由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较小的“一二三”型向第二产业成为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位居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仍较小的“二一三”型的过渡。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1992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3.7:50.7:25.6,第三产业首次超越了第一产业成为第二大产业,枣庄经济步入了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的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6.5%、50.8%和42.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1952年提高了3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1952年提高27.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二)农业生产全面加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生产能力低下,1949年全市耕地面积247.99千公顷,粮食单产563公斤/公顷,粮食总产量17.93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957年全市耕地面积扩大269.37千公顷。1958年开始农村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农村生产力被严重破坏,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后来又受到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农业生产进入徘徊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农村改革拉开帷幕,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完成了人民公社的体制改革,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优质专用粮、瓜菜、林果、畜牧、水产、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中国樱桃之乡”和“中国马铃薯之乡”。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89亿元,比1949年增长369倍,年均增长8.9%。粮食总产量172万吨,比1949年增长8.6倍;蔬菜总产量518.16万吨,比1949年增长338倍。油料总产量8.94万吨,比1949年增长49倍。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枣庄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70年来,枣庄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的煤炭结构,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工业总产值0.18亿元,煤炭产量仅为14.3万吨,只有三台六千千瓦小机组,供枣、陶两煤矿用电。新中国成立后,枣庄工业开始发展壮大,1957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1965年实现495万吨。60年代水泥工业开始,1970年水泥产量实现5.14万吨,70年代开始机械化炼焦,1975年焦炭产量实现64.38万吨。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77亿元,原煤产量997.26万吨,焦炭产量123.33万吨,发电量51716万千瓦小时,水泥25.32万吨。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工业从规模到质量发生翻天覆地巨变。2017年枣庄工业总产值达到3039.72亿元,1949-2017年年均增长15.4%,其中,1978-2017年年均增长16.2%。2018年,全市发电量达到126.12亿千瓦小时,甲醇171.57万吨,焦炭461.75万吨,服装19016.65万件,化肥11.05万吨,水泥2022.14万吨。

(四)服务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年枣庄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0.12亿元,到1978年也只有0.9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1991年突破10亿元,达到12.50亿元,2002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5.91亿元,2011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15.3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5.84亿元。1953—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4.3%。旅游消费总额达到228.32亿元,游客总人数达到2482.20万人次。公路客运量2464万人,公路货运量6928万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2037.7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1344.29亿元。

三、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三大需求各具特色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0.24亿元,枣庄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工业发展,投资规模较小,直到1978年,也仅有1.2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枣庄紧紧抓住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机遇,着力加大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大力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可支持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达到11.7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36.10亿元,2012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150.45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8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4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76.6公里,是1952年的90倍,是1978年的9倍。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枣庄不断加大对非煤产业的投入,逐步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电子等为支柱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基础比较稳固的工业体系,工业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改善,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916.79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96.33亿元。房地产也迅速崛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90年代中期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枣庄房地产业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房地产投资由2001年的7.3亿元提高到2018年243.82亿元,2001-2018年,年均增长22.9%。2017年枣庄固定资产完成1797.52亿元。1957—2017年年均增长16.0%,其中1979—2017年年均增长20.6%。

(二)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38亿元,商品短缺、凭票供应,商品市场店铺门面狭窄,设备简陋,规模较小,市场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在百货商场上规模、上档次和快速发展的同时,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便民店、折扣店等各种业态遍地开花,自动售货、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现代营销方式相继登场,流通业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消费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198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亿元,达到10.83亿元,199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亿元,达到60.09亿元,2002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6.14亿元,2012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68.24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消费品市场提档转型趋势明显。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迈向全面小康。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47元。全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量中汽车37辆,摩托车51辆,电冰箱93台、洗衣机104台、空调131台、彩色电视机117台、计算机68台、移动电话239部。2018年,枣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0.3亿元,1953—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6%,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5.5%。

(三)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市工业以“一黑一白”(煤炭、棉纺织)产业为主,基本没有对外贸易,只有部分为省级进出口公司供货的生产企业。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枣庄市外贸开始大步发展,主要出口商品以国有外贸公司收购代出口为主,外贸商品收购总值为0.19亿元。1986年以后,枣庄市在不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2011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68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贸易持续良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6.07亿元,其中,出口额99.02亿元;进口额7.05亿元。“枣庄制造”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达到169个,全市共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69家,其中315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

(四)利用外资不断取得突破

1986年,枣庄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当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枣庄市利用外资由此开始起步。2005年,枣庄利用外资总量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2亿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年,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30家,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全市参加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的企业有146家,总投资额107.8亿美元,合同外资40.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7.4亿美元,投资方主要来自香港,共70家。有8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在枣庄落户,投资13个项目。

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1961年枣庄市改建为省辖地级市,建市初期,城市人口不足2万人、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1963年枣庄市委、市政府编制了城市十年发展规划。1978年,城区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铺设道路16.98公里。1979年国务院批准滕县划归枣庄市管辖,1988年撤县建市,设立滕州市。1983年成立山亭区,枣庄组群式城市格局形成。201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0平方公里扩大到215.7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231.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88%。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群众生活居住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先后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昔日煤城逐渐蜕变成为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

(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城市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推进,1964年成立枣庄市自来水公司,1982年成立枣庄市煤气公司,1982年枣庄市热力总公司成立,1997年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惠营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为使城市建设有规可依,1978年编制枣庄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后,多次进行规划修编。2012年以来,随着棚户区改造、旧城更新、新城建设、东西对接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基础设施的兴建、投入运营。2017-2018年实施了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等生态绿色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发展向着创新、和谐、绿色的方向稳步前进。2017年末,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9.7%;燃气普及率达到9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污水处理率96.7%。

五、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科教文卫事业欣欣向荣

(一)科技事业成就突出

新中国的成立,为枣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社会,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8家,86家企业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62个,培育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2个。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24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19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208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2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9件。

(二)教育事业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全市小学64所,在校学生5012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300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83人。新中国的成立把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坚持“科技兴市”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枣庄教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国民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办学条件和质量效应快速提升,教育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强化。2018年,全市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1380人,毕业17199人,在校生42495人。普通高中招生22591人,毕业24551人,在校生71287人。普通初中招生50605人,毕业41905人,在校生125898人。

(三)文化事业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枣庄不断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推进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全市的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枣庄市图书馆前身为建于1956年的峄县图书馆,1960年改为市级馆,2018年全市馆藏图书158.26万册。群众艺术不断丰富,成功申报和公布柳琴戏和鲁班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到2018年,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博物馆19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流通49.8万人次;文化馆7个。有线电视用户32.17万户。

(四)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市只有5所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00余人,医院床位95张,医疗条件十分低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医疗条件产生了巨变。197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38个,设有床位1771张,卫生技术人员41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1.3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9人。与1978年相比,2018年,全市卫生机构数2583家,其中,医院82家;卫生院48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家;妇幼卫生机构7家。卫生技术人员343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26人;注册护士13267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人员51人;妇幼卫生机构人员320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3443张,其中,医院17480张;卫生院3471张;妇幼机构1686张。

(五)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用于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场馆设施较少。改革开放后,枣庄大型体育设施建设陆续上马,90年代中期,枣庄已经具备承办国家单项运动项目竞赛和省级综合性运动会的硬件体育场馆设施。目前,枣庄市文体中心开放运营,包括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总占地785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一场两馆一群”,即3万座的体育场、5千座的综合体育馆、2千座的游泳跳水馆、文化设施建筑群,五个单体外部用钢结构及索膜结构笼罩,是集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休闲健身、娱乐、展览、会议和城区景观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18年,枣庄成功举办2018枣庄国际马拉松比赛、枣庄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18中国大运河(台儿庄)国家龙舟比赛等活动。共派出近50人参加全国以上各类比赛,获得世界冠军3个,全国冠军20个、亚军15个、季军18个。3名运动员参加18届亚运会,获金牌3枚、铜牌1枚。

六、民生得到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健全

(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枣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49年,枣庄居民人均收入仅为50元,人均消费粮食182公斤,植物油0.2公斤,猪肉0.6公斤,食糖0.02公斤。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元,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处于温饱不足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家工资制度改革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效落实,枣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档次和质量不断提升。198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元,达到1182元;1999年突破5000元,达到5009元;2006年突破10000元,达到11020元,2011年突破20000元,达到20193元。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达到1011元;2007年突破5000元,达到5161元;2013年突破10000元,达到10878元。2018年,枣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3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2018年,枣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46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54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073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65已下降至2018年的2.09。

(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50—7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枣庄市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拓展。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居民191.42万人,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95.4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3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4.4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3万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含离退人员)人数86.5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60.72万人。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回首70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枣庄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结果,是枣庄人民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奋斗而来的结果。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改革创新,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枣庄继续奋斗!

文章链接: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