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七十载 砥砺奋进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淄博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谱写了令人瞩目的新辉煌,基本实现了老工业城市转型,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迈向全面小康。
一、淄博70年奋斗历程
淄博是齐国故都,也是一座拥有百余年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老工业城市。由于封建腐朽统治及外国列强的入侵、压榨和掠夺,这座老工业城市萧条破败,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淄博人民进行了7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变革,战胜了重重困难,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70年的探索与变革大体划分为以下9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淄博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完成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秩序。全国四大药厂之一的山东新华制药厂、全国第一家氧化铝厂山东铝厂等一批重要企业开始建设,奠定了淄博工业的基础。到1952年,淄博市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亿元,粮食产量达42.5万吨,工业总产值达1亿元。1950-1952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2.6%。
(二)第二阶段(1953—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阶段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淄博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顺利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淄博矿务局、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博山电机厂、山东金刚砂厂等部属企业成立,多项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研发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1957年,淄博市生产总值达2.7亿元,比1952年增长61.7%;完成工业总产值3.6亿元,比1952年增长近3倍。全市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高于1949年26个百分点。
(三)第三阶段(1958—1965年):曲折恢复经济
1958-1963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受“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大跃进、大办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各方面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群众生活非常困难。之后,中央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思想,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3-1965年,经过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得以重新恢复生机。1965年,淄博市生产总值达6.4亿元。三年调整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0.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
(四)第四阶段(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淄博人民奋力抵制极左路线,坚持生产,在经济发展困难和曲折中仍然取得了不少成绩。1966年,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破土动工,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奠定了淄博石化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这期间,辛店电厂、淄博钢厂、淄博化肥厂等先后建成投产,1975年,生产总值达14.5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965年的8.1亿元增加至1975年的24.6亿元。粮食产量由1965年的59.6万吨增加至1966年的96.2万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65年的0.5亿元增加到1975年的3.2亿元。
(五)第五阶段(1978—1984年):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各项经济改革初步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转变。农村率先起步,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全市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1046千克/公顷提高到1984年的3848千克/公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7亿元,农业进入增长“黄金期”。改革开放为淄博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淄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1.8倍;人均生产总值1221元/人,是1978年的1.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亿元,是1978年的近2倍。实现工业总产值58.6亿元,财政总收入5.6亿元。
(六)第六阶段(1985—1992年):改革由农村向城市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
随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市改革进入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步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对计划、财税、金融、价格、外贸等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淄博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市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淄博经济开始步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1992年,全市生产总值17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6倍,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元/人,达4564元,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亿元,是1978年的28.6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2000元、1000元,依次为2064元、1077元。
(七)第七阶段(1993—2002年):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带给老工业城市特有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加剧,国内出现投资扩张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快速上涨等经济过热问题,加之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淄博外贸外资及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冲击,改革的矛盾集中爆发。市委、市政府加强经济调控和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高通胀,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深层次矛盾,平稳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山东农药、华光陶瓷、四砂股份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新华制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加快了淄博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200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6.4亿元,比1978年增长13.9倍,年均增长达11.9%;人均生产总值17906元/人,比1978年增长10.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逾200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达25.5亿元,比1993年增长5.3倍。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3亿美元,是1992年的2.1倍;进出口总额达13.2亿美元,是1994年的13.2倍;出口总额达7.5亿美元,是1994年的35.7倍。
(八)第八阶段(2003—2012年):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科学发展之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淄博提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和“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奋斗目标,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生态文明,加快内涵发展,开创了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局面。2011年淄博工业总产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省第3个、全国第16个工业经济过万亿的城市。同年,淄博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迈上了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在2004年突破千亿大关的基础上,2008年突破了两千亿元,2011年突破了三千亿元大关,2012年达3608.4亿元,是1978年的57.4倍,年均增长12.6%。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3.3亿元,1978-2012年年均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63.6亿元,1978-2012年年均增长17.6%。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0年突破两万元,2012年达到281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34元。
(九)第九阶段(2013年—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在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深刻阐明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一个目标定位、四个着力建设、十个率先突破”的总体思路,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集中做好传统产业“高”、动能培育“新”、产业结构“轻”、发展方式“绿”四篇文章,突出解决结构性矛盾,加快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越过5000亿元大关,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50.3%。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工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装备工业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快于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平均浓度持续改善,荣获“山东省适应人居环境奖”。
二、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七十年砥砺奋进,淄博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转型升级不断推向深入,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显著提高,组群式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百年老工业城市焕发出全面振兴的勃勃生机。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经济总量实现伟大飞跃。新中国诞生时,淄博市经济基础非常薄弱,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亿元。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经济总量迅速扩张,1989年超过百亿,达到100.4亿元;2004年突破千亿,达到1147.1亿元;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68.35亿元。从2008年突破两千亿到2018年越过五千亿仅用了10年的时间。按可比价计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淄博GDP年均增长10.7%,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1.9%,淄博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经济效益实现同步提高。全市人均GDP由1949年的56元/人上升到1978年的644元/人,2018年达107720元/人。从按美元计算的人均GDP来看,2011年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2018年达到16278美元/人。1949年地方财政收入只有0.1亿元,到1978年地方财政收入上升到4.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92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1亿元。2008年、2011年分别跨越百亿、两百亿大关。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达385.2亿元,70年来实现年均增速12.5%。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淄博市经济结构在逐步改善中趋向合理和优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工业主导作用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粮食产量较低。1949年,全市粮食产量仅为38.2万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全市农村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的实行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大大加强。粮食总产量在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由1978年的96.1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39.2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7年的0.11万千瓦提高至2017年的254.8亿千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69.1亿元。从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看,蔬菜、水果产量分别是1949年产量的27.8倍、125.5倍。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5.7倍、8.9倍、125.3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178家,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341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25个。
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新中国成立前,淄博工业以采矿、陶瓷、琉璃、丝绸著称,但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194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0.7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淄博工业规模连续实现新跨越,工业总产值过百亿用了39年,从百亿到千亿用了12年,从千亿到万亿用了11年。产业布局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个行业发展到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9个大类在淄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纺织、建材、冶金以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机电装备等产业为主导,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完备工业体系,成为山东和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进入新世纪后,工业强市建设加快推进,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之路成为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标路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快化解过剩产能,集中突破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四强”产业,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传统产业高水平技术改造,工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40%以上的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4%,比2004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服务业换挡提速迎来大发展。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一直是淄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得以改变,1985年,市委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1990年将第三产业首次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形成了以淄博保税物流园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集聚区、以淄博卓创资讯科技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电商产业集聚区、以1954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新经济、新动能快速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兴起,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7年,服务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超过50%,1978-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高于GDP年均增速2.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淄博市产业结构为“一二三”序列,1949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50%、30%和20%。随着各级集中财力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到1957年,第二产业超过了生产总值的一半(29.6:51.9:18.5),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序列,淄博较早地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三次产业逐步趋于协调,1983年开始形成“二三一”格局,经济发展实现了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近年来,淄博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2014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40%,并以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递增。201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9:52.1:45,70年来,第一产业比重回落了4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5个百分点。
(三)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市场化改革先行先试,成绩斐然。淄博企业股份制改革开全国之先河,1984年,周村镇长行村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被中央部委誉为全国股份制改革的先行者。1988年,周村区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同年,山东农药厂和中国第四砂轮厂分别改组为股份公司,并作为全国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3年,淄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成立,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交易技术最先进、管理最规范的场外交易市场,先后有56家企业挂牌交易,注册股民50万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2010年,省级股权交易市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在淄成立,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投融资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2018年底,淄博市有26家上市公司、28只股票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交易,“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累计分别达到56家和603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淄博市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在2018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体系的淄博实践”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创新40案例”。
国内贸易繁荣兴旺。新中国成立之初,淄博商业服务网点稀少,商品极度匮乏。上个世纪50、60年代开始,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流通领域由国有、集体经济垄断经营,形成了统购统销的局面,主要生活消费品凭票限量供应,商业发展受到抑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实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淄博仅有农村集贸市场92个,年成交额3039万元。到1988年,全市集贸市场超过240个,成交额5.4亿元。建成了淄博百货大楼、人民商场、淄博饭店、鲁中宾馆等一批大型商业、服务设施。进入新世纪,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加速了消费升级换代,汽车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传统零售向城市综合体演变,单一消费模式向多元消费模式转变,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4.1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373.98亿元,40年年均增长17.3%。
对外经贸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上世纪80、90年代,淄博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利用外资项目迅速崛起,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支柱产业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淄博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及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对外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淄博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升级为“齐鲁号”,淄博成为全省四个首发城市之一。2018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增速全年保持全省第1位。进出口总额由1994年的1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43.9亿美元,年均增长23%。出口额由1994年的0.21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418.5亿美元,年均增长26.8%。利用外资质效并升,实际利用外资由1992年的0.99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8.9亿美元,年均增长8.8%。2018年,引进外资过亿元项目占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超过60%,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投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
(四)组群式城市建设日臻成熟,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大大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淄博城市布局散乱,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除个别工矿区外,城市街道没有路灯和排水设施,对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物质基础,政府投资修建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及城市公用设施,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2017年,淄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目标,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城市承载力将大大增强。2018年,全面启动火车站南广场改造建设,柳泉路改造、北京路北延等12个骨干道路工程如期竣工,6座城市立交有序推进;济青高速、滨莱高速、G309青兰线改扩建等重点交通工程加快实施,G205淄博收费站等4个普通国省道收费站实现撤站;济青高铁及淄博北站、临淄北站建成通车,市文化中心全面建成,淄博中国陶瓷琉璃馆、淄博大剧院等一批高品位文化设施正式启用。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57年的6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40.9平方米。城市供水总量由1949年的5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2.99亿吨,市内公共汽车由1957年的9辆增加到2018年的2742辆,公路通车里程由1970年的945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1464公里,公路货运量突破2亿吨。201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1.49%,比2005年提高11.78个百分点。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五)民生社会事业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淄博人民生活挣扎在贫困线上,经过近30年的发展,1988年,淄博市全面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民生改善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历史性改善。淄博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3%下降到2018年的25.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48.9%下降到2018年的28.1%。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57年的621元提高到2018年的69980元。2018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776.8亿元,比1970年末增长1.5万倍。城市和农村分别有0.7万人、4.2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1.7万市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各类参加社会保险人员保持在1000万人次以上。2018年,全市普通高校、普通中学和小学分别达7所、186所、300所,各类学校毕业生人数达20.7万人,其中普通中小学毕业生人数为11.7万人,比1949年增加11.4万人。全市年末共有医院、卫生院246个,比1949年增加241个;实有卫生技术人员39834人,比1949年增加39177人。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壮丽辉煌,鲁中大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老工业城市正迸发出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强大能量。我们坚信,淄博人民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