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活动
图片新闻
统计分析
媒体报道
庆祝活动
统计知识
 
统计分析
当前位置:
>> 中国统计开放日2019 >> 统计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信息发布时间:2019-9-12 信息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七十载砥砺奋进  新时代再筑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泉城济南伴随着时代的风雨,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迈出跨越发展的新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市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上新台阶,工业、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创造了济南历史上一个个辉煌成就。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市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济南正奋力扬起山东经济的龙头,向着“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经济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快到好的明显转变,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成效显著。

(一)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2.1亿元。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6亿元。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1988年、2001年生产总值分别突破百亿、千亿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2015年、2017年分别突破五千亿、六千亿、七千亿大关。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56.6亿元,是1978年的332.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2 %。

(二)人均生产总值不断提高

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9.6元,1978年增加到527元。1996年突破1万元,2009年突破5万元,2018年突破10万元,达到106302 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6064美元,超过世界上高收入国家标准。

(三)地方财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全市财政收入处于盘子小、总量少的阶段。1949年地方财政收入1423万元,到1978年达到5.9亿元,年均增长13.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张,结构不断改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2015年超过600亿,2018年达到752.8亿元,是1978年的127.6倍,年均增长7.3%。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194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只有347万元,2018年达到1018.3亿元,是1949年的2.9万倍。

二、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

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新动能不断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非公有制经济生机勃勃,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发展。

(一)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济南传统产业发展较快,纺织、食品、机械、化工等成为支柱产业,涌现出济南轻骑、济南纺织、小鸭洗衣机、康巴丝钟表等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品牌。90年代初期到本世纪初期,石油化工、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重工业较快发展,2000年以后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15年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占工业比重分别达到8.5%、4.0%,比2005年分别提高个0.5个和1.6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动能加速集聚。2018年,全市新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26.5%,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8.8亿元,增长15.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11.1%。新兴产品中,生产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2.0%、38.9%。传统耗能产品中,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下降64.4%、45.5%。

(二)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盈利水平较低。上世纪50年代后,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企业盈利能力提升。1959年,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一个亿。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改革等政策的出台,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实力显著增强,效益明显提高。197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1.4亿元,1988年突破百亿元,2003年突破千亿元,2014年突破五千亿元,2018年达到5171亿元,是1978年的164.7倍。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利税分别为303.9亿元、508.1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77.9倍、74.2倍。

(三)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采取限制发展的政策。1980年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开始放开搞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1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237.5亿元,增长3.6%,占GDP比重41.2%。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2833.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1%,比2001年提高了12.7个百分点;个体和私营从业人员259.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1.9%,比2007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

(四)先行区建设全力推进

坚持以中疏支撑北跨、以北跨带动中疏,2017年开启先行区建设“元年”,实现“千年一跨”破题起势。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田园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绘制高水平“多规合一”的蓝图,同步推进总体规划与产业、交通、生态等专项规划编制。2018年完成先行区总体规划和50余项专项规划,45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直管区全面启动建设。加快“三桥一隧”建设,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等引领支撑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120余个“高精尖”项目纳入储备项目库。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产为主逐渐发展为二产、三产并重,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市农业基础夯实,工业支柱地位增强,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协调。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194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1.0:19.5:29.5 ,一产占比超过5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产比重快速提升,1959年超过50%,此后中间虽有起伏,但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三产增速加快。2000年,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形成了“三二一”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7.7:56.4:25.9调整为2018年的3.5:36.0:60.5。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产比重下降了47.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6.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31个百分点。

(二)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总产值仅1.2亿元,粮食产量51.6万吨。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78年仅6.6亿元,到1995年突破百亿元,2013年突破500亿元,2018年达到514.9亿元,是1978年的78倍。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1.4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现代农业提质增效。2018年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2家,实现销售收入435.02亿元。打造提升了24家现代农业综合体、23个现代农业体验店,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率达到46%,位居全省前列。乡村振兴扎实推进。2018年启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百村示范行动,1县5镇50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名单,三涧溪村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全国前列。启动了振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工程,打造出了以“一区六园”为龙头、255个特色园区为骨干、主体规模经营达70万亩的农业产业集群。

(三)工业体系发展完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从“一五”开始,就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入到工业建设,为济南工业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全市已有纺织、面粉、造纸、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等工业行业,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4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2亿元,1978年达到39.3亿元,增长了31.8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十五”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重要决策,实施工业2133工程,党的十八大以后实施的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全市工业规模实力迅速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拉动力量。全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145.1亿元,是1978年的166.3倍。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9.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395.2亿元,是1978年的163.6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紧紧抓住“互联网+”、“中国智造2025”、“新旧动能转换”等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汽车制造、电子通讯、生物制药、高端化工、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比2005年提高25.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12.7亿元,增长17.7%,较2015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擎起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主要精力放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上,重点是发展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1949年,服务业增加值仅为0.6亿元。到1978年,经济经过了一段曲折发展阶段,服务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增加值达到6.1亿元,是1949年的10.2倍。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僵化的诸多制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济南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1978-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6.1亿元增长到4754.8亿元,年均增长15.2%,比GDP年均增速高2.0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5.9%上升至60.5%,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发展势头迅猛。2018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67.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比重58.2%,比2004年提高18.7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1.1亿元、549.6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0.6%和7.0%。

四、需求结构更趋协调,内需拉动作用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经济增长由单一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双轮驱动转变,外经外贸稳定发展,需求结构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一)投资快速扩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投资总额90万元,经过三年恢复期后,投资快速发展,1960年投资总额2.6亿元,是1949年的285.6倍。1961-1978年,随着经济的起伏波动,投资呈现由大幅回落到逐步恢复的态势,1978年达到3.2亿元。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行业对投资的需求日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狠抓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实体经济投资、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投资总量快速扩大。1995年突破百亿大关,2006年突破千亿大关, 2017年投资总额达到4363.6亿元,是1978年的1363.6倍。2013—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4%。在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业投资比重由1997年的60.4%提高到2018年的83.0%,提高22.6个百分点。

(二)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消费市场不活跃。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1978年达到8.1亿元,年均增长6.8%。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放开搞活,全市消费领域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菜篮子工程、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政策的实施,商品流通更加便捷,产品更加丰富,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4.5亿元,是1978年的543.8倍,年均增长17.1%。党的十八大以来,网上零售、城市商业综合体等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新生力量。2018年,全市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63.2亿元,是2014年的5.3倍。消费升级换代明显加快。汽车类零售额由2012年的223.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90.2亿元,通讯器材类零售额由2012年的24.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7.8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由2012年的66.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4.6亿元。

(三)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济南市对外经济基本是封闭、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全市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积极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外向型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对外贸易主体只有国有外贸企业,1990年2月,国务院批准将济南市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济南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1.8亿美元,是1993年的48.0倍,年均增长16.8%。其中,进口46.3亿美元,是1993年的21.7倍,年均增长 13.1%;出口85.5亿美元,是1993年的140.8倍,年均增长21.9%。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由1993年的5.8%上升到2018年的10.5%,提高了4.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不断迈上新台阶。199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仅为2932万美元,1993年突破亿美元,2010年突破十亿美元,2018年达到26.9亿美元,是1992年92.7倍,年均增长19.9 %。

五、创新驱动成效突出,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显著,为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长

2002年以来,全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由12.44亿元逐渐增长到2017年的185.15亿元。2017年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7%,比200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创造了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二)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高度重视科技队伍建设,1988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1万人,科学研究机构126个。为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相继出台了“5150引才倍增计划”,“泉城双创”人才计划,“人才新政30条”等,科技队伍日益壮大。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人员5.47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研发机构366个。

(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受理数为3602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685件,分别是2002年的56.8倍和90.6倍。发明专利占比提高,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38.0%,比2002年提高14.2个百分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3件,入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达到19家,均居全省首位。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众创空间186家,新增各级知识产权企业178家。

六、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人民生活还未实现温饱,收入低、消费低,医疗、住房等条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极大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满足基本温饱迈向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环境极大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一)就业形势稳定

全市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201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419.27万人,是1952年的3.1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结构由1952年的81.8:4.4:13.8调整为2018年的16.4:31.5:5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支柱产业。2018年新增城镇就业18.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6%,比2012年下降1.02个百分点。

(二)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64.5元增加到2018年的50146元,增长777.5倍,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38.7元增加到2018年的17924元,增长463.2倍,年均增长9.3%。

(三)居民生活质量向更高层次迈进

由于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77元,是1949年的538倍,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72元,是1952年的285倍,年均增长8.9%。2018年,城镇居民恩尔格系数23.5%,农村居民恩尔格系数30.5%,分别比1978年下降33.6 个和39.5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明显,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到今天的电脑、手机、汽车、智能家电等,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8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分别为53.7辆和42.2辆。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6.5平方米、54.3平方米,分别比1952年增加42.4平方米、46.8平方米。

(四)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1.66万人,比2001年增加256.92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1.54万人,比2002年增加238.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8.29万人,比2001年增加95.3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0.47万人,比2001年增加170.1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63.97万人,比2001年增加120.57万人。全市91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17.56万现行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把为民办实事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全市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953所,在校学生163.59万人,专职教师9.57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42所,比1949年增加36所,在校生79.21万人,是1949年的266.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和公平发展,各区县均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2015年实现100%公办小学划片免试就近入学、100%公办初中对口免试直升。在全市中小学实行全面零择校、零择班,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确保生源、师资的均衡与公平。

(二)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济南市只有1家图书馆,2家文化宫(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人民文化生活比较贫瘠。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2018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4个,比1978年末增加9个;博物馆20个,比1978年末增加18个;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可统计票房数字影院54家,全年放映64万场,票房收入4.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30.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73.5亿元,占GDP比重由2.7%提高到3.8%,提高1.1个百分点。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5%以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永久落户济南,圆满承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三)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资源不足。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70年代末,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建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49年的82个、835张,增加至2018年的6030个、5.75万张,分别增长72.5倍、67.9倍;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49年的3314人增加至2018年的8.28万人,增长24倍。 加快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山东质子治疗中心等核心项目破土动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于2019年9月实现招生;首批入选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医疗康养名城全面开启。

(四)体育事业走在前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加大体育投入,培养体育人才,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竞技体育不断壮大,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亚洲杯足球赛、世界摩托艇锦标赛、第十一届全运会等大型赛事。竞技体育实力提升,郑凤荣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女选手,涌现出李晓霞、张梦雪等奥运冠军,2018年获省级及以上金牌496枚,银牌358枚,铜牌332枚。全民体育健身深入开展,2018年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59次,参与人数20万人次。

八、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全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努力把济南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实现“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辉。

(一)城镇化取得较快进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随着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使得城市人口增加。但由于“大跃进”、“十年动乱”,城镇化进展缓慢,1978年全市非农业人口占比只有23%。改革开放以后,全市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市做大做强,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的实施,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带动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济南市常住人口达746.04万人,城镇人口537.89万人,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72.1%,比2000年提高了35.2个百分点,城镇化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交通运输四通八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济南就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公路、航运发达。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不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637.7公里,是1978年的15.2倍,其中境内高速公路488.5公里,“三环十二射”的高速公路网通达四面八方。济南新东站投入使用,石济客专、济青高铁开通运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初具雏形,每天300多个车次直达236个城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开通了“中欧货运班列”、“中亚班列”。铁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为14547.7万人次、18728万吨,是1978年的11.2倍和8.5倍。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济南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61.2万人次,增长16.0%;完成货邮吞吐量11.4万吨,增长19.4%。加快交通路网建设,轨道交通一号线于2019年元旦通车运行, 二号线、三号线全面开工,济南正加快进入地铁时代。

(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济南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老旧破小”发展成为“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近年来,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为海绵城市首批国家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7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奖牌。建成区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6平方公里拓展到2018年的56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6%,比1978年提高28.6个百分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16644辆,是1949年的924.7倍;城市道路长度5725公里,是1949年的73.4倍。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济南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一直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努力打造绿之都、花之城、泉之韵。2018年开工建设山体公园20处,完成35座山体绿化提升项目;完成31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华山“人水和谐”生态治理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2018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03天,同比增加18天。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112微克/立方米,下降13.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下降17.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17微克/立方米,下降32.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下降2.2%。

70年峥嵘岁月,70年砥砺奋进,济南谱写了一部跨越发展的盛世华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把“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文章链接: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