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9年全省能源生产显著改善 消费总体保持平稳 | ||||
| ||||
201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解读 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2020年1月22日 解读:2019年全省能源生产显著改善 消费总体保持平稳 2019年,全省新能源建设加快发展,外电入鲁规模再创新高,工业能耗略有增加,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 一、能源生产质量显著提高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2019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容量为362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7%;占全省发电设备容量的25.8%,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年发电量为745.1亿千瓦时,增长41.8%;占全省发电量的14.1%,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225.0亿千瓦时,增长5.4%,占比为30.2%;核电为207.2亿千瓦时,增长4.4倍,占比为27.8%;光伏发电为166.9亿千瓦时,增长22.0%,占比为22.4%;生物质发电为140.8亿千瓦时,增长6.9%,占比为18.9%。 (二)传统能源产量普遍下降。受煤炭、煤电压减产能和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全年主要传统能源产量普遍下降。其中,原煤下降2.8%,原油下降0.2%,燃煤发电量下降7.2%,汽油、柴油和燃料油分别下降16.3%、21.6%和下降6.6%。 (三)能源回收利用效果显著。全年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为158.1亿千瓦时,增长14.2%。 二、外电入鲁规模快速扩大 2019年,由外省输入电量941.4亿千瓦时,增长32.4%;向外省输出电量7.3亿千瓦时,下降39.3%。全省由外省净输入电量934.1亿千瓦时,增长33.7%。 三、工业能耗保持稳定 (一)工业能耗低位运行。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9%,其中采矿业能耗下降16.1%,制造业能耗增长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下降3.1%。分行业看,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长2.0%,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77.3%,是带动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下降,降幅分别为8.2%和3.5%。 (二)煤炭清洁化利用程度较高。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中,用于发电的占48.5%,供热的占19.2%,制气的占0.4%,合计占比为68.1%。 (三)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9.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效率为41.3%,供热效率为84.1%,原煤入洗效率为96.6%,炼焦效率为90.6%,炼油及煤制油效率为95.2%。 四、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 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9.4%,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0.6%,其中全部工业用电量增长0.4%,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4.5%。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