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强劲复苏 累计收入和利润增速实现双转正 | ||||
| ||||
2020年10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解读 山东省统计局 2020年11月30日
解读: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强劲复苏 累计收入和利润增速实现双转正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市场需求有效改善,我省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向好态势不断巩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67094.6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年内首次转正;实现利润3160.4亿元,增长9.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 一、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1-10月,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7%,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新基建投资带动重卡、挖掘机、机械设备等产销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5.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 二、偿债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型工业“去杠杆”效果明显。今年以来,央行实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向实体经济倾斜等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工业企业融资压力逐步缓解,杠杆率有所下降。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2%,比9月末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9.7%,低于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 三、营运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两项资金管理效益较高。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4.2%,比9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比6月末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分别为22.4天和50.2天,与9月末持平,分别比6月末减少1.1天和2.0天,工业企业“去库存”效果显现,运营能力不断加强。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产成品周转天数为15.3天,低于规模以上工业7.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4.1天,低于规模以上工业6.1天。 四、三大经济圈效益均改善,胶东经济圈继续领跑。1-10月,胶东经济圈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5.3%,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省会和鲁南经济圈营业收入分别下降1.7%和3.3%,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1.1和1.3个百分点。胶东、省会经济圈利润分别增长18.8%和7.9%,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提高2.6和6.1个百分点;鲁南经济圈利润下降7.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