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数据 > 进度分析
7月份山东经济运行延续稳步复苏向好态势

发布日期:2020-08-26 18:30: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综合处 字体:[ ]

山东省统计局发布


7月份山东经济运行延续稳步复苏向好态势

2020年8月26日


7月份,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就业物价保持平稳,经济运行延续稳步回升态势。

一、重点领域生产稳中有升。工业生产企稳向好,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1-7月累计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增长0.5%,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7月份,多数产品和行业持续恢复。分产品看,120种重点调度产品中,有60种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0.0%。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3.4%。装备制造业生产明显加快,7月份实现增加值增长19.3%,比上月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5%、18.5%、16.5%和15.8%,分别比上月提高3.7、6.0、6.8和12.4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稳步恢复,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4%,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1.0个百分点。32个行业大类中,13个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增长面为40.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租赁业、邮政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6.0%、24.9%和21.4%。

二、投资消费需求加快回暖。投资延续向好态势,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比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大项目投资增势强劲,亿元以上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增长39.3%、33.4%和11.8%;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3.1%,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升,增长4.3%,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复苏加速,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月度增速首次转正;1-7月累计下降7.8%,比上半年回升1.7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7月份限额以上能效等级1、2级商品类零售额增长55.7%,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增长1.4倍,新能源汽车增长1.2倍。外贸增长好于预期,1-7月进出口下降1.3%,好于上半年1.9个百分点;出口增长2.6%,比上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9.2%、13.7%和4.0%。

三、“四新”经济生产投资同向发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1-7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部分智能制造行业及产品增势强劲,其中,智能照明器具制造、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1%、49.2%和18.7%;工业机器人、服务器、智能电视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7.1%、54.3%和29.5%。高新投入不断加大,“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0.2%,比上半年提高2.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4%和29.0%。工业技改步伐加快,完成投资增长6.0%,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08.5%、27.2%和21.2%。线上消费加速拓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9%,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外卖送餐服务收入增长74.1%。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9.3%,其中跨境电商直购和保税电商进出口分别增长82.0%和7.3倍。

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市场主体快速增加,1-7月新登记122.5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46.5万户,增长13.9%。财政收入继续改善。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增长9.6%,单月实现由负转正。税收收入下降9.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增速首次转正,增长4.1%。信贷投放继续加快,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5031.3亿元,增长12.9%,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705.7亿元,同比多增2716.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占比为63.9%。交通物流基本恢复正常,1-7月铁路货运量增长12.1%,公路水路货运量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增长1.0%。邮电、快递业务较快增长,1-7月,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34.5%和21.9%,快递业务总量增长40.1%,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0、1.5和1.0个百分点。

五、绿色动力不断集聚。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加快发展,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1-7月,原煤产量、燃煤发电量、焦炭产量分别下降6.5%、10.9%和26.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4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外电入鲁规模达653.4亿千瓦时,增长26.5%。能源行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投资分别增长93.6%、74.6%和26.4%,占全部电力行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7%、36.6%和10.6%,同比分别提高1.2、14.1和1.6个百分点。

六、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7月城镇新增就业64.9万人,比上半年增加13.1万人,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6个百分点。物价水平稳中有落,1-7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2%,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7.9%,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民生社会领域投入持续加大,1-7月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为77.6%,基本与上半年持平,其中7月份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增长明显,分别为60.4%、26.5%和21.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2.5%,其中体育、社会工作、卫生投资分别增长86.9%、61.7%和25.1%。

总的看,我省经济运行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同时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六保”促进“六稳”,扎实促进扩消费、强投资、稳外贸外资,着力畅通经济内外双循环,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未包括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修订,2020年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5)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6)财政支出数据来源于省财政厅;金融机构信贷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济南和青岛海关;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路、水路运输数据来源于省交通运输厅;铁路运输数据来源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电力数据来源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