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山东人口发展情况 | ||||
| ||||
常住人口突破一亿 人口呈现均衡发展 ——“十三五”时期山东人口发展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立足实际,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为重大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趋势性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努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全省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常住人口总量破亿 2017年末,我省常住人口突破一亿人,达到10033万人,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常住人口过亿的省份。“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总量实现平稳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10165万人,比2015年增加298.5万人,年均增加59.7万人,人口增长率为3.0%。 二、出生人口触顶回落 “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山东生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2013年6月取消“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2014年5月30日起实施“单独二胎”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生育。两年半时间,生育政策三次调整,对山东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十三五”期间我省出生人口在2016、2017年出现明显增长,分别为177.1万和175.0万,山东成为“最敢生的省份”。自2018年出生人口开始下降,全年出生133.0万,2019年为118.4万。出生率从2015年末的12.6‰,上升到2016年末的17.9‰,后回落到2019年末的11.8‰。在大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堆积集中释放完毕后,人口发展基本恢复到政策调整前的低生育水平。 三、人口年龄结构逐步改善 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剧,已成为我省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由2015年的12.2%,上升到2020年的15.1%,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由18.1%上升到20.9%,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随着生育政策调整执行,少儿人口(0-14岁)占比开始缓慢上升,从2015年的16.6%,回升到18.8%,年均增长0.4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省努力推进山东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深化高校分类考核与分类管理改革,启动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双高”建设,强力推进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省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2020年16-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8年,比2015年提高0.5年。2020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4.0%,比2015年下降2.7个百分点。拥有研究生学历人口67.3万人,比2015年增加29.1万人,高学历人口增加,是促进我省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要力量支撑。 五、积极应对出生人口小高峰 2016、2017年我省出生人口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为解决入园难,保障幼儿“学有所教”,“十三五”期间,全省扩大各级教育资源供给。2019年9月通过了《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新增学位244.8万个。截至2020年11月份,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1%。优化城镇中小学规划布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64所,新增学位354万个,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23.49%降至1%以下,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六、城镇化进程由重“量”向重“质”转变 “十三五”期间,2020年我省城镇常住人口为6401.4万人,较2015年增加788.1万人,年均增加157.6万人,城镇人口集聚度继续上升。城镇化率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63.05%,比2015年提高6.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十三五”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理念逐步由重数量规模向规模质量并重转变,以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城镇地域扩张速度连续下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城镇人口自增和城乡人口有序转移成为城镇化率提高的主导因素。“十三五”期间,城镇地域扩张对城镇化率上升约贡献0.7个百分点,城镇自增约贡献1.9个百分点,乡城人口净迁移约贡献2.0个百分点。 七、养老照护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我省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2020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22.1万,较2015年末增加337.8万人,年均增加67.6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536.4万,较2015年末增加334.1万人,年均增加66.8万人。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老有所养”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要求,我省深入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创新实验,持续开展全省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集中整治行动,打造多功能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十三五”期间建成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30多处,建设日间照料中心近5000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