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山东建筑业发展情况 | ||||
| ||||
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十三五”时期山东建筑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省建筑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市场活力大幅提升,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较好的发挥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建筑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20年,我省有施工活动的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8081家,较2015年增加2007家,年均增长5.9%。 所有制结构更趋多元。“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营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2020年,全省建筑企业中国有、集体、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占比分别为2.4%、3.1%、30.1%、63.7%,各类股份制和私营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行业门类更加齐全。“十三五”期间,我省建筑企业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建设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拓展施工领域。2020年,房屋建造、土木工程、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等行业共同发展,占全部企业比重分别为45.1%、27.6%、12.4%和14.9%。从细分行业看,我省建筑企业不断向专业化领域发展,海洋工程建筑、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节能环保工程施工企业占比3.4%,较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演进;建筑装饰和装修企业占比为11.6%,满足不断增加的房屋内外部装饰装修需求;铁路、道路、索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企业占比14.7%,服务我省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 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城镇化水平提升,各类建设项目需求扩大拓展了建筑业发展空间。全省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63680.1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5.6%。其中,2016年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4个产值过万亿的省份;2020年,实现产值14947.3亿元,年均增长9.8%。 市场开拓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3198.2亿元,是2015年的2倍,年均增长14.3%,快于全部产值年均增速4.5个百分点;省外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21.4%,比2015年提高1.3个百分点。省外产值分布在全国30个省级地区,其中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广东等13个地区完成产值均过百亿元。 建筑成果持续改善民生。“十三五”期间,全省建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11.3亿平方米,年均竣工面积22511.4万平方米。我省建筑行业持续加强住宅建设,增进人民福祉,累计完成住宅竣工面积7.7亿平方米,年均竣工面积15457.8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5年的36.4平方米提升至2019年的37.1平方米。 三、经济增长贡献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省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贡献不断提高。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2019年,我省建筑业增加值5441.9亿元,年均增长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7.7%,占比较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发挥。 对上下游产业拉动作用突出。建筑业具有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的特点,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带动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能够带动建材、冶金、有色、化工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从我省投入产出调查数据看,建筑业生产建设成果对全部42个产业部门均有直接投入,建筑业生产建设活动对38个部门的产品有直接使用。 对外经济助推作用增强。“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共建持续推进,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我省建筑企业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在壮大对外经济、拉动关联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青建集团采取“抱团出海”战略,牵头本土企业建立海外发展联盟,在3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天元集团在东南亚、非洲等区域的10余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完成老挝琅勃拉邦省道路工程等大型海外工程。 四、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十三五”时间,面对建筑业劳动力短缺、能源资源消耗压力增大等诸多挑战,我省建筑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明显提升,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我省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从逐步缩小与全国差距到实现了超越,2019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41.3万元,高于全国1.4万元/人。2020年,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到48.9万元/人,较2015年提高18.8万元/人,高于全国6.6万元/人。 绿色建筑理念进一步深化。“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以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为引领,印发《山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推行绿色建造方式,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2020年,全省完成装配式建筑产值223.6亿元。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48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济南、青岛等7市入选,占比为14.6%。 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质量标准,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共有48项工程获得鲁班奖,126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这其中,不仅有一大批品质卓越的民生工程,也有代表着新型建造方式的被动式节能住宅、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一大批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精品工程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