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就之二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篇 | ||||
| ||||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山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就之二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篇
建党100年来,山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瞩目成就。 一、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描述了“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成为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40多年来,山东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国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省生产总值(GDP)从1980年的292.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3129.0亿元,占全国份额为7.2%,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三位。1988年、2002年、2014年先后跃上千亿、万亿、五万亿大关,累计增长250倍(按现价计算,下同),人均GDP增长179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8倍、89倍,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小康社会建设的起步阶段(1980-1990年) 建设小康社会初期,全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9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511.2亿元,比1980年增加1219.1亿元,年均增长10.3%,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总量持续扩张;人均生产总值由402元(270美元)增加到1815元(379美元),年均增长8.8%,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二)小康社会建设的过渡阶段(1991-2000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社会供求基本平衡,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由1991年的1810.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827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122元(399美元)增加到9260元(1119美元),年均增长12.7%,1999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三)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阶段(2001-2011年)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指引下,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持续稳步推进。十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快速跃上一万亿、二万亿、三万亿元大关,到2011年,达到39064.9亿元,年均增长11.0%;人均生产总值由10063元(1216美元)增加到40581元(6283美元),年均增长10.3%,突破6000美元大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以上水平。 (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阶段(2012-2020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山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稳居七万亿台阶,达到73129.0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30171.7亿元,年均增长7.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151元(10461美元),年均增长6.6%,2018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向着高收入国家水平迈进。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山东坚持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更趋稳固,工业逐步迈向高端,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2020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363.8亿元、28612.2亿元、39153.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3∶39.1∶53.6。2015年起,全省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转变,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从2018年起,第三产业比重跃升到5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 (一)农林牧渔业基础稳固 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从1980年的106.4亿元到2020年为5363.8亿元,累计增加了5257.3亿元,扩大了50倍,占GDP比重由36.4%降为7.3%。2020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元省份。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个,绿色发展先行区2个,农业产业强镇59个;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7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6万个,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52万人,休闲农业持续升温。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内部结构由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逐步向种植业、林牧渔业并驾齐驱、多种经营均衡发展转变,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 (二)工业高端化步伐稳健 山东坚持制造业强省战略,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2020年我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612.2亿元,是1980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1.8%。近来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的深入落实,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比重持续提升,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2020年全省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9875.7亿元,同比增长3.9%,比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3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0%。 (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80年的39.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9153.0亿元,扩大了989倍,占GDP比重由13.6%上升至53.6%,提升了40.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我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十三五”期间,我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需求快速增长,现代和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由传统行业为主逐步向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为主转变。2020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585.6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52.6%,比201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1%,比GDP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近年来,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快。2020年全省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比服务业增速高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2%;占GDP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13.4%和25.0%,比2015年提高2.7和1.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4%,比GDP和服务业年均增速高2.4和0.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服务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山东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全省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省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169.8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7%,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私营企业突破300万户,达到345.1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29.1%,成为全省企业快速发展的绝对主力;个体工商户80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5万户。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省内共有50家民营企业入围,位居全国前列。 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8050.0亿元,占GDP比重达52.0%,同比增长4.1%,比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5%,已经成为推动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作为贡献税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在“六稳”“六保”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73%的税收、84%的城镇劳动就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贯彻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6条、民间投资36条意见、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和完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再次腾飞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区域经济协调推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致力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2020年,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对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国家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组合拳,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一个实施方案加三个指导意见的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三圈”布局蓝图绘就,实现区域战略全域覆盖,区域经济呈现协调均衡发展态势。 2020年,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三大经济圈分别实现生产总值27466.0亿元、31113.4亿元和1451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3.8%、3.5%和3.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41.2%和20.1%,三大经济圈互联互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济青烟“三核”引领作用突出,2020年“三核”实现生产总值30357.9亿元,同比增长4.0%,占全省GDP比重为41.5%,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全省城镇化水平、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3.05%,比1980年提高53.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3.2万元/人,是1980年的139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市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均持续缩小。2020年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33,比2012年降低0.25个百分点。2020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含生育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046.3万人、2323.3万人、1466.1万人和1822.1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90.4万人和7374.5万人。 回顾四十余年来的奋斗历程,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当前,山东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新动能的关键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真抓实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