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服务系统 > 两会服务系统2022 > 统计分析
建筑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发布日期:2023-01-06 20:56:52 浏览次数: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坚持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一)企业数量稳步增加,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2012年以来,全省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扶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21年,全省有施工活动的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9297家,较2012年增加3450家,年均增长5.3%。

随着建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齐全,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建筑企业体系。从资质等级看,2021年全省具有总承包资质企业6450家,占比69.4%;具有专业承包资质企业2847家,占比30.6%。从所有制结构看,2021年全省建筑企业中国有,集体,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外商和其他企业占比分别为2.2%、2.6%、16.6%、78.0%、0.6%,各类股份制和私营企业成为建筑业市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不断完善。

(二)产值规模不断壮大,行业布局更加合理

2012年以来,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各类建设项目需求拓展了建筑业发展空间。2012—2021年间,全省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5万亿元,年均增长9.5%。其中,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4个产值过万亿的省份;2021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412.0亿元。

 

2012—2021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

 

全省建筑企业在产值规模提升的同时,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建设发展需要,房屋建造、土木工程、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等施工领域共同发展,行业布局更加合理。2021年,房屋建筑业产值9737.3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59.3%,较2012年年均增长8.3%,是全省建筑业传统优势领域;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4645.0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8.3%,较2012年年均增长10.6%,铁路、道路、桥梁、水利等领域建筑业产值不断扩大,服务全省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安装业产值1265.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7%,较2012年年均增长16.9%,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向演进;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764.2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7%,较2012年年均增长9.1%,满足了不断增加的房屋装饰装修需求。

(三)“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助推作用增强

2012年以来,全省建筑业开拓外埠市场力度不断加大,凭借人才、技术、机械装备优势,在外省承揽工程逐年增多,外省市场已成为建筑业重要增长点。2021年,全省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3624.0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12.6%,快于全部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速3.1个百分点;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2.1%,较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施工范围遍及全国30个省级地区,其中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广东等16个地区完成产值均超过百亿元。

2013年,“一带一路”建设政策的推出,全省建筑企业海外业务范围迅速扩大,承建的一批重大项目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参与承建的乌克兰尼科波尔246MWp光伏电站项目获境外工程鲁班奖。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电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承建沙特阿美萨拉曼国王国际综合港务设施项目,合同总额超过30亿美元,成为中国电建集团最大的现汇国际工程EPC项目。全省建筑企业还积极参与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港口、铁路、电厂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承建项目投产后有效激活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潜力,在壮大对外经济、拉动关联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支柱产业作用稳中有升,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强

(一)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对上下游产业拉动作用突出

2012年以来,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一般认为,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5%的为支柱产业,全省建筑业已连续29年占比保持在5%以上。2012—2021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占GDP比重先升后降,2012—2019年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6%上升至7.8%,2021年占比小幅回落至7.6%,整体看,支柱产业作用依然稳固。

2012—2021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及占GDP比重

 

建筑业具有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的特点,能够有效带动建材、冶金、有色、化工等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有力支持了产业链上下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行业增长中发挥重要驱动力量。从全省投入产出调查数据看,建筑业生产建设成果对全部42个产业部门均有直接投入,建筑业生产建设活动对38个部门的产品有直接使用。

(二)稳就业作用有效发挥,利税水平不断提升

建筑业作为富民产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全省建筑业的做大做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解决地区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1年,全省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306.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36.6万人,年均增长1.4%。

在发挥稳就业作用的同时,建筑业利税水平不断增强。近年来,全省建筑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在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的同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利税水平不断提升,建筑业税收贡献突出,成为财政收入中稳定而重要的增长点。2020年,山东建筑业实现利润总额394.0亿元,比2012年增加75.3亿元,年均增长2.7%;建筑企业利税总额749.7亿元,比2012年增加200.8亿元,年均增长4.0%。

(三)工程总量大幅增长,建筑成果惠及民生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等各类项目投资建设力度加大,建筑业市场需求空间不断扩大。2012—2021年间,全省建筑企业累计新签建筑业合同额12.7万亿元,年均增长11.6%。其中,2021年新签合同额达20163.0亿元,是2012年的2.7倍;累计房屋竣工面积23.0亿平方米,年均竣工面积22971.7万平方米。其中,累计完成住宅竣工面积15.9亿平方米,年均竣工面积15865.0万平方米。

全省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城乡建设,在改善城乡面貌和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城市道路面积由2012年的71390万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02269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由2012年的24.7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25.6平方米;建成区排水管网密度由2012年的11.0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2020年的11.3公里/平方公里;公园绿地面积由2012年的47318.0万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70508.0万平方米。

三、绿色建筑理念不断深化,高质量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工程装备水平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全省建筑企业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坚持用新技术、新知识、新管理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建筑业,将技术注入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建筑行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建筑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加大现代化建筑机械装备投入,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省建筑企业自有机械设备数量达到49.5万台。

随着工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建筑施工不断向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带动省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近年来,省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从逐步缩小与全国差距到实现了超越,2019年,达到41.3万元/人,高于全国1.4万元/人。2021年,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到53.5万元/人,较2012年提高26.5万元/人,高于全国6.2万元/人。

(二)绿色建筑理念不断深化,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

全省以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绿色建筑理念不断深化,印发《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山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大力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发展。新发展理念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在超高层、地下空间、环保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实现新突破,建成中国移动济南数据中心、奥体金融中心、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媒体中心等一大批代表着新型建造方式的精品工程和品质卓越的民生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省紧紧抓住当前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新机遇,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2021年,全省完成装配式建筑产值205.0亿元。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48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全省济南、青岛等7市入选,占比为14.6%。潍坊昌大建设集团与山东高创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装配式建筑构件产业园,生产装配式构件能够满足本企业工程需求,并辐射周边市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三)政策环境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全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不断优环境促发展、重激励抓创新、减负担增活力,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审批服务事项从73项压减到48项,其中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全国最少,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推进“证照分离”、推广“电子证照”,省级许可事项证明累计减少40项,审批时限压减90%以上。省财政厅等多部门制定奖励实施细则,首次获批特级资质企业财政奖励2000万元,全省特级资质建筑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末达到50家,居全国第4位,不断增加的特级资质企业将在全省建筑市场发展中发挥更大的龙头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建筑业砥砺奋进,建筑业大省地位稳固。立足新时代,全省建筑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技术手段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