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岁月兼程铸辉煌 新时代砥砺奋进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临沂历届党委、政府带领沂蒙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临沂视察,嘱托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国家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党中央把沂蒙精神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激励着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现代化强市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20年跻身全国地级市20强,2021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以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两年万亿”做强支撑,以招商引资“实好多快”做大增量,以“四个商城”建设拓展优势,以“连片振兴乡村”促城乡协调,以“增绿赋能”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以“热线·首发”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党群同心”统领各个方面的工作,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始呈现结构性、趋势性、全局性变化,连续九年上榜全国百强城市,在全国GDP排名由1984年的132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45位、遥居全国革命老区之首。
一、从贫穷积弱到竞进崛起,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方阵
建国初期的临沂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经济实力十分弱小。经过沂蒙人民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努力,临沂的社会经济面貌有了巨大变化。
(一)经济总量显著提升
1949年临沂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7亿元,1978年增长到15.5亿元,30年间增长了9倍。改革开放以后,临沂经济进入腾飞阶段,GDP总量分别于1987年、1991年跨过50亿元和百亿元关口,虽然日照、沂源、莒县3县市相继划走(区划面积约5600平方公里),仍分别于2004年、2009年、2012年、2016年、2021年、2023年跨过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和6000亿元6个台阶,45年内总量翻了8番多。2023年,临沂GDP达到6105亿元,是1949年的3591倍,经济总量跃升至全省第5位。
(二)财政实力不断壮大
1949年临沂财政收入仅有2362万元,1978年增长到1.4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6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90年代中后期,建立和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框架,财政收入进入建国以来最快增长区间,“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30.7%、21%、16.8%、18.7%、17.7%和7.3%。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8年、2021年迈出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和400亿元四大步,2023年财政收入总量比1978年翻了8番多。
(三)人均GDP跃升中等偏上收入行列
1949年临沂市人均GDP仅40元,经过30年的发展,1978年时也仅有200元。改革开放后临沂经济进入快车道,1995年人均GDP达到3232元、在全国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05年达到11846元、成为首个人均过万元的革命老区城市,2023年人均GDP达到55661元,为1978年的278倍、1949年的1392倍;以当年年均汇率计算,1978年人均GDP为116美元,2004年人均过1000美元,2011年人均过4000美元,2023年人均达到7899美元。按照世行划分标准,已从低收入水平跨过中等偏下收入、跃升至中等偏上收入行列。
二、从结构单一到体系完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国初期,临沂是经济结构单一的农业地区,农业处于经济的支配地位。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三产占比由1949年的82.4∶2.3∶15.3发展为1978年的59.4∶18.5∶22.1,仍没有改变农业占绝对比重的结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对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增强,经济结构发展显著变化,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高,2023年三产结构调整为8.7∶38.9∶52.4。
(一)工业聚势蝶变迈向万亿之旅
解放初期,临沂工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1949年全市仅有10多处手工作坊、年产值不足千万元,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仅为1.8%。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临沂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到1978年建立起以“五小”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临沂工业被誉为“少龙缺虎没有狼,一群兔子称霸王”。改革开放以后,临沂地委、行署提出“重工强农”的指导思想,依托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优势,对骨干企业在产权重组、人才引进、科技开发、上市融资等方面倾斜支撑。工业体系不断健全,食品、化工、冶金、木业、纺织、建材等八大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光伏、新型储能、新能源商用车等新兴产业破题起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跃居全省第二,从工业化初期迈入中期加速阶段。2022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着力推动工业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提质增效,使得工业成为助推沂蒙革命老区聚势蝶变、跨越赶超,加快向新时代现代化强市迈进的主引擎。
(二)服务业成长为经济新增长极
解放初期临沂第三产业十分薄弱,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1949年全市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仅为4.1%。建国后一段时间内由于观念和体制原因,第三产业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至1978年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为9.4%、仅比1949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85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后,在理论上解决了对第三产业的错误认识,第三产业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和一产,呈现出“三二一”的历史性积极变化,成为省内继济南、青岛之后第3个实现这一转变的地级市。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01亿元、比1978年增长941倍,占GDP比重达52.4%,已成为拉动临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三)乡村振兴全面铺开成效显著
建国前,受土地制度、战争破坏、生产力低下等因素影响,1949年临沂农业总产值仅有5.7亿元,其中种植业比重就达到86.7%。经过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以粮为纲”思想的破除,全市农业发展的步伐开始加快。进入新世纪之后,临沂市积极落实惠农富农政策,一笔一划勾勒出乡村振兴新画卷,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交出了一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市十四次党代会以来,聚焦乡村振兴连片推进,大力实施“百千工程”,夯实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的基础。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4.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是1949年的176倍;粮食产量426.5万吨、是1949年的4.7倍。
三、从国家引导到民间主导,建设领域成就斐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临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临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和效益的提高,使投资成为支撑临沂经济腾飞的基石,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投资结构优化有力支撑经济增长
1949年临沂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仅有36万元,建国后虽然国家持续加大投入,但受特殊时期影响,1949—1978年累计投资仅有11.4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体制进行了较大改革,临沂市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一大批技术改造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投资活力得到释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建立了完备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市固定资产投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要求,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有效投资培育壮大新动能、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破解经济结构失衡难题,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全市投资结构持续改善,2018年服务业投资占比更是首次超过50%、成为临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1978年的3.8∶74.4∶21.8调整为2023年的1.9∶44.8∶53.3。
(二)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力量
建国初期,基本设施建设投资全部由国家无偿拨款。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单一投资渠道,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调动了社会各方投资的积极性。1995年国有经济投资占全市投资的70.2%、其他所有制经济投资占比不足3成。目前已经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投资形式,2023年,全市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仅占18.8%、比1995年回落了51.4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占比达40%。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间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民间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期,2023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4.3%、比1995年提高了50.9个百分点,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房地产开发市场持续发展壮大
临沂市房地产开发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房地产开发投资作为全社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拉动了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199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仅为0.7%,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呈不断上升之势,2000年提高到6.2%。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品房供给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多层次、多元化住房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2023年占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到24.4%。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长快、比重高,目前已成为支撑全社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带动建筑、建材、冶金、化工、家电、装潢等多个物质生产部门持续扩容。2000年至2017年,临沂市房地产业增加值由17亿元增加到34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23年5.7%。
四、从凋敝紧缺到中国大集,商贸物流成为城市名片
建国初期,受战争破坏的影响,临沂商业凋敝、物资紧缺,市场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商品供应缺口很大。改革开放以后,临沂坚持“商贸兴市、物流活市”的发展策略,发挥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中间地带的区位优势,形成了繁荣发达的商贸物流业态,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从无到有,迭代升级,临沂商城历经“地摊式农贸”—“大棚底商贸”—“专业批发市场”—“现代商贸物流城”—“临沂商城国际化”—“中国大集”六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万亿级商城,创出了中国市场名城、物流之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国大集等多张闪亮名片,已成为买卖全球的开放平台、新兴业态的集聚高地、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1949年,临沂社会消费品总额仅有0.6亿元、全部市场成交额仅0.8亿元。经过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集体、私营、个体商业和城乡集市贸易快速兴起,商业网点大量增加,商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商品市场从物资短缺走向个性化选择,发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临沂商贸城。当前临沂商城拥有专业批发市场125处,商铺和摊位6.22万个,经营业户4.42万户,从业人员30万人,经营商品涵盖27大类、6万个品种、600多万种商品,辐射全30多个省区市,产品远销147个国家和地区,年成交额达6126亿元。商贸产业带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于1996、2010、2014年、2023年突破百亿、千亿、两千亿和三千亿大关,2023年达到3226.7亿元、比1949年翻了12番多。
(二)消费升级贡献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持续发展更新,消费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子商务蓬勃兴起。2023年临沂实现网络零售额738.8亿元、增长34.9%,临沂商城70%以上市场商户开展电子商务,已建成各类电商园区基地、专营区累计达55处,各类电商和信息平台40个,发展网商商户11.79万户,电商从业者17万人,实现网络零售额610亿元、增长35.1%。与此同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引领的移动支付系统革命也大大活跃了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从单一的食品、服装消费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发展。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占比50%以上,到2023年衣着、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占比达39.5%、高于食品烟酒支出13.1个百分点。
(三)商贸物流伴生共荣
随着专业市场和商品贸易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已成为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2023年,临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向现代物流迈进”的殷切嘱托,锚定“一年成形成势成城”目标,启动现代物流城建设,拆迁腾出发展空间2.1万亩,落地项目108个,仓储物流转型升级迈出决定性一步。“四个商城”齐头并进,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6126亿元、9334亿元、610亿元;邮政快递19.4亿件,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8位。目前,已形成金兰、天源等大型物流园区39处、立晨、荣庆等各类物流企业2300多家、专线物流企业1866多家的物流服务体系,拥有3000多条国内配载路线,专线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先后荣获“中国物流之都”和“中国市场名城”称号。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围“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2023年成功入选“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形成。
五、从起步缓慢到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日新月异
临沂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868年,但当时由于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贸易活动,所以时断时续、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总方针后,临沂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进入新世纪以后,临沂更是牢牢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打开,开放程度日新月异。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
1951年临沂首次由政府组织本地产品出口,1952年出口收购额首次突破千万元,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出口商品单一,直到1972年,出口收购额仍然在千万元以下徘徊,起步发展极为缓慢。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临沂对外贸易开始了新的起点,当年完成出口收购额7030万元,1979年即突破亿元大关,1980年全地区出口收购完成14720万元,三年翻了一番,临沂对外贸易从此进入快车道。1993年至2003年,进出口总额从6350美元增加到11.4亿美元,10年内增长了17倍;2004年到2023年,进出口总额从15.8亿美元增加到1682.7亿元,其中出口额从2004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534.9亿元,东盟、韩国、美国、欧盟和沙特阿拉伯成为临沂主要贸易市场,外贸依存度由2004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18年的27.6%。
(二)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以前,临沂出口商品一直以原料性商品为主,产品单一、档次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临沂抢抓历史机遇,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使出口商品逐步由原料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成品为主专班,由粗加工品为主向精加工、深加工品为主转变。同时,为摆脱生产盲目性,尽快适应国际市场需求,1978年起临沂相继成立多个出口商品生产综合基地,有步骤的建立起创汇型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2023年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573.1亿元、占比达93.5%,机电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货物出口额的30.7%,服装、塑料制品、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额的31.8%。
(三)对外合作格局不断提升
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建厂。自1984年成立全市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以来,沃尔沃、华润、光大、希杰等世界500强纷纷来临沂投资或建立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助力优势企业和产能走出去投资建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跨境仓储、跨国物流,与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并布局建设17个海外临沂商城、海外仓,实现与“齐鲁号”中欧、东盟班列贸易通道的对接,开行临沂至莫斯科(明斯克)、临沂至中亚以及瓜达尔港的国际货运班列,实行落地通关一体化监管模式,临沂航空口岸获批对中外籍货运飞机开放。2023年,临沂欧亚班列开行405列,成为山东省欧亚班列三个集结中心之一,已培育外贸经营主体4000多家,商品出口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54个。
六、从百废待兴到通都大邑,城市魅力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沂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从零起步。75年来,全市不断改革投资体制、拓展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在能源、交通、邮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建成了一大批优势项目,临沂城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城市面貌脱胎换骨
建国初期临沂城区道路狭窄、凹凸不平,建筑陈旧、规划混乱,整个城区缩在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毫无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临沂城区开启了建设新篇章,1982年编制临沂县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建成新沂河大桥,到1994年城区建设面积达到40余平方公里。1995年撤地设市后,城市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中心城区规模迅速扩大,辐射和带动作用日趋增强,“临沂模式”被编入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典型案例。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强公园绿地建设,共建成综合公园61处、口袋公园268处,中心城区、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42%以上,园博园、阳光沙滩等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滨河湿地、双月湖湿地获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滨河绿道被评为“山东省最美绿道”。到2023年底,临沂市已成为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378.5万人的Ⅱ型大城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二)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建国初期,全市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公路通车里程只有295公里,客货运输受到很大阻碍。到1984年,全市仍然有近一半的行政村不通路、不通车,条件极为艰苦。1985年以来,临沂市借助国家、省对老少边穷地区重点扶持的有利机遇,加大投入,全市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交通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2556.9公里、居全省第一,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万公里、居全省第1位;完成客运量565万人,旅客周转量12.8亿人公里,实现货运量3.6亿吨,货运周转量1504亿吨公里。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693.3公里,初步形成了由纵向胶新铁路、瓦日铁路,横向鲁南高铁、菏兖日铁路组成的“双十字”“一主一辅”的干线铁路路网架构,先后开通临沂至德国汉堡、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广州、乌鲁木齐等国际国内铁路货运班列;货物发送量达407万吨、货物到达量1108.7万吨、旅客发送768.6万人。临沂机场拥有47条国内航线,2023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33.9万人次。
(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建国以来,临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2009年北城新区行政中心启用后,有序推动城市更新,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3万户、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18.6万套,住房供应保障提档升级。城镇燃气中压以上管网建设里程达到7255公里,集中供热面积1.47亿平方米,配套供水管道1910公里、公共供水能力133万吨/日,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市“运、管、服”智慧管理平台,数字城管覆盖685平方公里,入选全国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市政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三河口隧道、蒙山高架路、临工大桥、陶然路沂河桥、南京路沂河桥、双岭路高架等相继建成通车,城区环路形成“三环十五射”骨架路网。大力建设城市交通线,形成了公交车、BRT、公共自行车紧密衔接的多层次公交体系。
七、从缺衣少食到共同富裕,人民获得感不断提升
建国初期由于连年战争,临沂经济极度衰退,人民生活水平及其低下,绝大部分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仅吃不饱穿不暖,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民生保障几近于无。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福祉保障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居民收入连续翻番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居民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渠道还都比较单一,收入增长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深入,居民收入在大幅提高的同时,收入来源也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一方面,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下降,经营性收入比重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居民放弃传统的农业种植而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中可支配收入中的越来越重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6年的742元增加到2023年的4700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31.3元增加到2023年的20509元,分别增长了63倍和655倍。特别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党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减免农业税、持续增加离退休金、社会救济金以及各种农业补贴等转移性收入,使城乡居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从1950年的1万元增加到2023的7724.2亿元,累计翻了26番多。
(二)社会民生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321.4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6.8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98.9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7%,发放城镇低保资金3518.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07854.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规模全省第1,发放慈善款物总额3.2亿元,荣获“中华慈善奖”。
(三)科教文卫各项事业方兴未艾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临沂仅有小学1586所、在校学生5.7万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9%;全市仅有自然科技人员480人,卫生技术人员400人,各项社会事业基础极为薄弱。历届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各项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截至2023年,全市现有幼儿园3258处、比1978年增加1570所,在园幼儿40.7万人、比1978年增加34万人;各级各类学校1737处、在校学生201.3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3.2万人、是1978年的66倍。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8.6%,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3%,分别比1998年提高13.8和16.9个百分点。拥有医疗卫生机构0.9万个、床位数8.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万人、是1978年的6倍。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重在开辟未来。75年披荆斩棘,75年沐风栉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临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可歌可泣的巨大成就,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结果,是沂蒙人民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奋斗而来的结果,也是从市域层面印证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站在新起点,临沂人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践行沂蒙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实施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现化代强市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