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 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枣庄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艰苦创业,锐意进取,枣庄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福祉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纵深推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跨越发展
建国初期,枣庄地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生产总值仅为0.95亿元,1978年增长到8.25亿元。改革开放后,枣庄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值分别于1994年、2011年迈过百亿、千亿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2156.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54倍,年均增长9.6%,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10.4%。
(二)人均水平不断攀升
人均生产总值1952年仅为65元,处于极度贫困状态,1978年增加到320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均生产总值逐年攀升,1987年首超千元,2004年跨上万元台阶,2023年达到56463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251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9.5%。
(三)财政收支大幅提升
建国初期,全市财政收入处于困难期,1953年地方财政收入只有960万元,1978年地方财政收入上升到12631万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实现连续跨越,2011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0.1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1亿元,1954—2023年年均增长11.4%。建国初期,1953年财政支出只有219万元,1978年上升到6366万元,2009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1.04亿元,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352.1亿元,1954—2023年年均增长14.8%。财力的大幅增加,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充分发展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建国初期,全市农业居于主导,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三次产业之比为70.5∶16.9∶12.6。到1978年,全市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37.2∶51.2∶11.6。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改善,1992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越第一产业,2018第三产业占比又超过第二产业,到2023年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9.3∶38.2∶52.5。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1.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1.3个和39.9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二)农业经济巩固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枣庄农业经历了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从牛拉人拽到机械化耕作,从品种单一到产品丰富的转变,改革开放后,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优质专用粮、瓜菜、林果、畜牧、水产、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49年的0.8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94.88亿元,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7.93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187.38万吨,油料总产量由1949年的0.18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7.86万吨,蔬菜总产量由1949年的1.53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578.26万吨,水果产量由1949年的2.51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30.46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18.72万吨,禽蛋产量达到8.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7.28万吨。
(三)工业发展提速提质
枣庄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建国初期,全市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品较为单一且产量低下,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为0.18亿元,煤炭产量14.3万吨,焦炭产量1.5万吨。历经七十五年的自主建设和招大引强,全市工业经济由单一的煤炭主导,逐步形成了涵盖3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工业体系,建立起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化产业。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653.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12.2%,高于GDP年均增速2.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81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281家,过10亿元企业29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涌现出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成功举办2023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全市锂电企业发展到120家,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80%以上。全市水泥产量为2068.79万吨,服装1.99亿件,精甲醇134.29万吨,冰乙酸114.38万吨,中成药0.62万吨,平板玻璃1391.66万重量箱,橡胶轮胎外胎1132.22万条,光纤124.07万千米,锂离子电池6627.74万只。
(四)服务业蓬勃发展
195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0.12亿元,到1978年增长到0.96亿元。改革开放后,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2014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24.15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33.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2023年年均增长11.5%,高于GDP年均增速1.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7%,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3年,枣庄接待游客2362.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67家。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484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35家,过10亿元企业1家。
三、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1961年枣庄改建为省辖地级市,建市初期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1978年,城区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铺设道路16.98公里。改革开放后,随着民生补短板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023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22平方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334.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85.6公里,普通国省道总里程774.7公里,一级公路占比55.9%,农村公路总里程8273.8公里。港口吞吐量达到2325万吨,枣庄翼云机场、临滕高速建设步伐加快,济枣高铁开工建设。
(二)城乡发展渐趋协调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流动受限,城镇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枣庄户籍非农业人口为24.97万人,占全部户籍人口的9.62%。改革开放后,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城镇个数和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9.19%。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45%,初步进入城市型社会。2023年末常住人口380.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5.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61.73%。
四、内外需求加速释放,贸易市场活力迸发
(一)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195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38亿元,商品短缺、凭票供应,商品市场店铺门面狭窄,设备简陋,规模较小,市场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至2.97亿元。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商品服务设施和流通网络日益完善,流通业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消费品市场提档转型趋势更加明显。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28.6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单位户数达到1928家。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40%,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二)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建国初期,全市工业以“一黑一白”(煤炭、棉纺织)产业为主,基本没有对外贸易,只有部分为省级进出口公司供货的生产企业。改革开放后,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外贸事业飞速发展,在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贸易持续良性发展,规模继续扩张,出口结构得到优化。202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为513.1亿元,其中,出口总额479.5亿元。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达90.6%,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及机械设备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46.8%。
五、科教文卫蓬勃发展,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一)科技事业突飞猛进
新中国的成立,为全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社会,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5883件,其中发明授权703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834件。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分别达到679家、336家、60家。
(二)教育事业成绩斐然
建国初期,1949年全市小学101所,在校学生9117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300人。新中国的成立把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技兴市”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国民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办学条件和质量效应快速提升,教育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强化。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4.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在校学生4.2万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9.0万人;普通初中107所,在校生19.0万人;普通小学453所,在校生35.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
(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枣庄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到70年代,群众文化、图书电影、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不断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日益繁荣。2023年末,全市拥有备案博物馆28个,公共图书馆7个,群众文化馆7个,美术馆2个,文化站6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3处。城市、县城和乡镇影院27家。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9%、96.6%。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
(四)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建国初期,全市只有5所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00余人,医院床位95张,医疗条件十分低下。75年来,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医疗条件产生了巨变。2023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805所,其中医院93所,三甲医院8所。卫生机构床位27934张,其中医院床位21938张,三甲医院床位8420张。卫生技术人员328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614人,注册护士15752人。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健全
(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建国初期,全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49年,居民人均收入仅为50元。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仅为34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31元。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2022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2023年,枣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0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08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10元。
(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50—7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末,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0.81万人、72.23万人、47.04万人和44.45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2.92万人和296.2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为96.2%。各项社保基金收入127.37亿元。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勤劳、智慧的枣庄人民风雨同舟、奋楫争先,用辛勤汗水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回顾岁月,鉴往知来;展望前程,催人奋进。全市上下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及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进一步团结奋斗、一往无前,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扎实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新篇章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