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新闻
各地方案
统计分析
媒体报道
庆祝活动
历史回顾
 
统计分析
当前位置:
>> 中国统计开放日2024 >> 统计分析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信息发布时间:2024-9-19 信息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乘风破浪展宏图  辉煌成就谱华章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青岛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青岛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青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保障水平提质升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共同铸就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一、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经过75载的努力奋斗,全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生产总值仅为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只有71元。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全市生产总值为38.4亿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987年生产总值达到百亿元,1999年突破千亿元,2010年迈上5000亿元台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青岛经济总量先后跨越五个千亿元台阶,2017年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过万亿的城市;2019年生产总值完成11741.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近年来,特别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挑战,青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全市经济迅速复苏,2023年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占全省比重由1949年的8.9%提升到2023年的17.1%,总量在省内排名居首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2174元,是1949年的373倍。

(二)经济保障根基扎实雄厚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财政十分困难。194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有0.2亿元,1978年增加到13.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之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11年突破500亿元,2015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达到1337.8亿元,总量在省内城市居首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信贷支撑逐年增强。194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93万元和278万元,1990年末人民币存贷款双过百亿元,2001年末突破千亿元,2015年青岛成为全省首个人民币存贷款双过万亿元的城市,2023年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6298亿元和29479亿元,创历年最高水平。

(三)现代化城市魅力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地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着力扩大城市国内国际影响力。1984年被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986年被列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被列为副省级城市,201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圆满召开,2019年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奠定青岛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地位,现今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多个城市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12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国内外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协调发展

经过75载的发展,青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农业生产基础作用持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逐步提升,服务业支撑效应日益显现,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49年的41.5∶38.3∶20.2调整为2023年的3.1∶33.4∶63.5,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农业压舱石作用持续稳固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1.6亿元,粮食产量只有72.3万吨。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并不断发展壮大,197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1亿元,粮食产量190万吨。党的十八大以来,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提质增效,农业发展提档升级,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55.9亿元,是1949年的597倍。重要农产品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粮食、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分别为318.6万吨和681.5万吨,分别是1949年的4倍和19倍;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53万吨和10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和3.9%,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业发展势头蹄疾步稳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生产能力比较落后,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2.2亿元,发电量仅有1.2亿千瓦时。新中国成立后,原有工业得到全面改造,197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9.2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56.6亿元,发电量为13.6亿千瓦时。改革开放后,青岛工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产出规模逐年跃升,全市工业总产值先后跨越百亿、千亿、万亿“三大台阶”,1985年突破百亿元、1996年突破千亿元、2009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规模优势逐渐显现,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3937亿元,发电量达到225.4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188倍。进入“十四五”以来,青岛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新经济增加值实现5627.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7%;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088亿元、673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6.9%和4.3%。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涌现,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为7920家、9343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90家。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持续壮大,2023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青岛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榜单中居第7位,制造业基础不断夯实,成为推动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服务业发展步伐逐步提速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49年服务业增加值只有0.6亿元,占GDP比重为20.2%,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偏低。改革开放后,全市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列为经济建设重要方针,服务业呈现恢复性快速发展,1993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百亿,达到130.8亿元,占GDP比重为35.2%。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激发服务业发展能级逐步提升,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99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3.5%,比1949年提高43.3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4595.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9.2%;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营利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行业支撑有力,增加值同比增长8.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6%,为服务业迅猛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对外贸易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受外来封锁等因素掣肘,青岛对外经济交流比较闭塞。改革开放后,青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认真贯彻国家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对外经济快速发展。

(一)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1984年青岛市被列入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对外经济贸易实行计划单列,自此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当年全市货物进出口额为2.8亿美元。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期,2000年进出口规模迈上百亿美元台阶。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全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200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141亿美元,是1988年的50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打造大贸易、全链条的外贸发展生态链条,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对外贸易不断扩容提质,外贸进出口额连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759.7亿元,稳居全省首位,是1988年的445倍。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跨境电商“垂直崛起”,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800亿元,成为拉动青岛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全市深入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胶州湾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2023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4531.7亿元,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383.4亿元,城市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利用外资领域质效双优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青岛利用外资渠道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1979年山东省首笔补偿贸易业务在青岛获批,揭开了青岛利用外资的序幕。1981年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4年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当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4万美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间合作更加紧密,青岛对外经济飞速成长,利用外资额从2011年开始连续跨上30亿、40亿、50亿、60亿、70亿和80亿美元六个“十亿台阶”。近年来,青岛积极落实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相关举措,不断放宽有关服务业市场准入,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利好叠加下,打造“投资青岛”品牌,青岛成为客商投资兴业“强磁场”,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7.5亿美元(商务部FDI统计口径),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45个,新签合同额24.8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3万人,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投资项目403个,多次获得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称号,国际双向投资迈上新台阶。

(三)全域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的旅游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旅游收入微薄,入境旅游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青岛旅游业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发展历程。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2016年青岛被列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成功举办,青岛旅游消费呈常态化、多业态融合发展。截止2023年末,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100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5处,3A级旅游景区61处;拥有星级酒店78家,其中5星级酒店11家,4星级酒店21家,3星级酒店44家;拥有旅行社810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7家;接待国内游客1.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10亿元。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能级持续跃升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市基础设施匮乏,城市公共服务极为不健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城市承载力不断提质升级。

(一)枢纽城市建设提速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的交通闭塞,道路和桥梁陈旧破损。1949年市区共有道路长度243公里、面积206万平方米;全市客运量只有350万人、货运量57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73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5年的发展,全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逐步建成水、陆、空全方位覆盖的交通网络。2023年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8630公里、面积15379万平方米,分别是1949年的36倍和75倍;全市客运量5692万人、货运量43646万吨,分别是1949年的16倍和77倍。2007年青岛首次开通动车组,铁路运输网络进一步延伸,标志着青岛铁路正式驶入动车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2023年末青岛地铁已开通7条线路,长度达到318公里。港航交通发展突飞猛进,2021年4F级胶东国际机场通航,航线244条、通航城市169座;青岛港共220余条航线、通达世界700多个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7亿吨、3000万标箱,分别居世界第4位和第5位,海铁联运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底线,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8天,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分别为29和58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面积达到99.3%,城市环境品质显著提高。全市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实施节能降耗举措,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新能源发电量45.5亿千瓦时,占发电量的比重为20.2%,污水集中处理指数、生活垃圾处理指数及“十三五”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指数均达到100%,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宜居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基础设施简陋,仅有城市公园3个,绿地面积133公顷。新中国成立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23年共有公园324个,城市绿地面积拓展到53471公顷,是1949年的402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949年的0.7平方米增至2023年的17.2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40平方米。作为滨海度假旅游城市,青岛具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成长为特大城市,2023年常住人口为1037万人,城镇化率78.3%,城镇化发展达到新水平。

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共同富裕进程加快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广大民众生活普遍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成效显著。

(一)富民增收成效日益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青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44元,农民人均纯收人为42元。改革开放后,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岛城百姓生活逐步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9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双超千元,分别达到1856元、10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达到5081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019年达到22573元,分别提前两年和一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前实现党的十八大制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202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5751元和29736元,是1949年的457倍和708倍。

(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据1928年《胶澳志》记载,“青岛乡民终岁辛勤所得70%—80%用于食物,衣服所费不过10%—20%,居住则更占少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生活面貌得到了彻底性转变,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6元,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39663元,是1957年的202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消费观念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4亿元,1978年增加到10亿元,2023年突破6000亿大关,达到6318.9亿元,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居民消费从以吃穿为主发展到涵盖住房、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旅游、医疗保健等多样化领域,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追求品质、体验、绿色、智能等个性化消费的多层次消费模式,恩格尔系数稳定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3.5%降至2023年的2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55%降至2023年的29%。

(三)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社会保障体系几乎空白,广大民众在贫困、疾病和失业等风险面前缺乏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功能逐渐增强。改革开放后,青岛市实行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事业单位“一包到底”政策,1984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合同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推开全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民生保障体系,已基本实现生活保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截止2023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7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68.7万人,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到932.9万人;为9.1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0.2亿元,为8.5万名大病群众报销医疗费60.3亿元;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9个、床位数4.6万张;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间),享受租赁补贴家庭1.4万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1.1亿元。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优化,居民预期寿命持续延长,2020年青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达到80.4岁和85.4岁,分别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延长5.1岁和4.9岁。

六、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青岛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教育优化进程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的教育资源相对欠缺,教育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普及程度较低。1949年全市公私立小学在校生21.4万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1.2万人;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仅有0.1万人。改革开放后,青岛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步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截止20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小学663所,在校学生73.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4所,在校学生9万人;普通中学381所、在校学生45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362所、43.8万人;普通高等院校27所、在校学生49.4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26所、49.3万人。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以及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推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节节攀升,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岛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年,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提高0.8年;根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2023年青岛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8年,比2020年提高0.4年,居民文化素质逐年提升。

(二)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文化事业比较落后,各类文化设施屈指可数,1949年青岛只有3家艺术团体、9处影剧院和3个文化馆。改革开放后,青岛市把文化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993年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加快表演团体与企业联姻,先后成立了青岛话剧院、海尔儿童艺术剧团、青岛海信交响乐团、青岛华天京剧团、青岛曲艺团、青岛澳柯玛歌舞团、青岛海天轻音乐团等,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文艺创作、演出和研究队伍,居民文化生活供给日趋丰富。进入21世纪,随着艺术中心、青岛大剧院、市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群众艺术馆等的规划建设,青岛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100家,博物馆136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站)149个,国有文艺院团9个,体育场地达到27035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增多,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2023年全体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740元,占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10.8%,同比增长7.5%。

(三)卫生事业拓展生机盎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机构数量有限,1949年全市仅有卫生机构80处,病床107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37人。改革开放以后,全市卫生事业投入持续加大,卫生事业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预防、妇幼、科研、医学教育和药品检验医疗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截至2023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8991个、医疗床位7万张,分别是1949年的112倍和65倍。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青岛市不断加强卫生技术力量,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23年末,全市各类医疗机构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是1949年的40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万人,注册护士4.8万人,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奋楫扬帆,再启新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展望未来,新的伟大征程催人奋进,青岛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毅奋进埋头苦干,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用创新实干托举梦想、续写华章,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

文章链接: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