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奋斗路 走在前列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75年栉风沐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山东人民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用汗水浇筑实力、用劳动成就梦想,从积弱积贫到齐鲁样板,从白手起家到百业兴旺,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齐鲁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纵深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努力扛牢大省担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七十五载接续奋斗,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
(一)经济总量实现从一穷二白向经济强省巨变
新中国诞生时,山东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全省生产总值仅有43.8亿元,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到1978年达到225.5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几个大的标志性台阶。1988年迈上千亿元台阶,2002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07年达到两万亿元之后,经济总量攀升速度明显加快,2006-2014年平均每两年上近万亿元台阶,2014年超过5万亿元。2023年,实现生产总值92068.7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52年的363.6倍,年均增长8.7%;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6.5%提高到2023年的7.3%,列全国第3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二)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向中高收入跨越
1952年山东人均GDP仅为91元,1978年升至316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仅为188美元,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起步阶段;1999年达到1025美元,提前实现到20世纪末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目标,跃升至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8年达到4785美元,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4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2023年,人均GDP增至12881美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50余倍。
(三)社会发展实现从苦弱贫乏向繁荣富强迈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来源匮乏,1950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4亿元,财政经济面临较大困难,人力、物力资源紧缺,难以满足建设和发展需要。伴随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总量屡创新高,财政实力日臻雄厚。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山东财政收入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增收量于2003年、2006年、2007年分别跨过100亿元、200亿元和300亿元台阶,到2011年增收量达到最高的700亿元,2012—2018年增收量接近2010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总量。2023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4.8亿元,为1950年的1696.5倍,年均增长10.7%。财力的增加,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及各项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七十五载革新图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一)产业结构实现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格局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近现代工业基本空白,1952年三次产业之比为67.4∶16.6∶16.0,农业占比接近70%。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省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33.3∶52.9∶13.8,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二产占比超过50%,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渐形成。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全省服务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2015年产业结构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突破。2023年三次产业之比为7.1∶39.1∶53.8,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所有制结构实现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多元化演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公有制基本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市场化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由国有、集体为主开始向多元演进,各种经济类型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2023年山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5%,民营经济在主要领域所占份额迅速扩大,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3.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61.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提高到91.6%,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提高到78.7%。
(三)城乡结构实现由二元分割向一体发展过渡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流动受限,城镇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1978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5.38%。改革开放后,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城镇个数和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山东与全国同步实现城乡人口过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86%,初步进入城市社会,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5.53%。
三、七十五载步履坚实,生产供给能力不断优化增强
(一)农业实现由“吃不饱”向“吃的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体量中占比较大。然而,建国初期,山东农业基础薄弱,1949年,农林牧渔产值仅为20.1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自1990年以来稳居全国第1位,2023年达12531.9亿元,是1949年的623.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0%。粮食产量居全国第3位,2023年总产量达到5655.3万吨,是1949年的6.5倍,山东作为产粮大省,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产品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营养饮食需求,蔬菜、水果、肉蛋奶及水产品产量迅猛发展,园林水果产量2042.1万吨,是1949年的81.7倍;肉类总产量910.1万吨,是1949年的96.0倍;水产品产量913.9万吨,是1949年的83.8倍。农产品出口1476.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1.2%,为稳产保供大局作出山东贡献。形成了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亮眼成绩是全省人民主动扛起农业大省的责任使然。如今的山东不但成为我国的重要粮仓,还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二)工业实现白手起家向产业体系完备、行业门类齐全的历史性跨越
山东工业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共进。山东区位优势独特,矿产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前,为数不多的铁路、厂矿长期被外国殖民者掌握,建国后,随着国家走上自主发展、自立自强的道路,一批民族工业企业在齐鲁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济南钢铁厂、中国重汽、胜利油田、万华前身的烟台合成革厂相继建立起来,山东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9191.2亿元。能源原材料等重要基础产品产量呈千万倍增长,发电量由1949年的2.1亿千瓦小时增至5915.7亿千瓦小时,钢产量由0.01万吨增至7455.9万吨,水泥产量由0.15万吨增至12894.3万吨。原盐、啤酒、纱、机制纸、烧碱、纯碱、布、化肥、化学农药原药、生铁、金属切削机床、大中型拖拉机、平板玻璃、钢材、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工、建材、医药、装备制造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山东工业制造优势更加明显,“大国重器”不断问世,在航天、深海探测、高铁等方面时常看到“山东智造”;在新兴产业、新能源领域,比如人工智能、风能、太阳能利用方面,山东也是当仁不让,当好“领头羊”,继续“走在前”。
(三)服务业实现基础弱、贡献低向“主引擎”、“半边天”的历史性发展
山东服务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迫切任务和客观需要,服务业主要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规模较小,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1952年,服务业增加值仅为7.0亿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快速提升,在稳经济增长方面,充分发挥着“主引擎”作用,擎稳全省经济“半边天”。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相继在1990年和2015年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023年,山东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574.6亿元,比1952年翻番12番多,年均增长9.1%;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6.0%提升至53.8%,提高37.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9%,比1980年提高31.9个百分点。我省服务业风雨砥砺七十五载,进入新时代以后,已是踏浪潮头领航行。
四、七十五载迎难而进,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持续迸发
(一)消费市场实现商品短缺匮乏、种类单一向品种繁多、供给多元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活资料严重短缺,农副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消费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国内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需求强劲,购销活跃,消费总量持续扩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6142亿元,年均增长12.5%。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消费热点面扩量增。无论是粮油类、肉禽蛋类消费,还是汽车类、纺织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消费,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二是信息消费快速释放。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以手机、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品消费实现从无到有、从零星到普遍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60.2亿元,2012—2023年年均增长10.2%;智能手机自2019年进行统计监测以来,至2023年年均增长11.9%,占比提升17.0个百分点。三是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比如,餐饮消费方面,2012—2023年餐饮收入年均增长9.8%,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比如,旅游消费方面,2023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13.6亿元,是1995年的62倍,年均增长16.0%。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业态快速成长,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等新型零售业态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2015年,国家开始对网上零售额数据进行定期监测,至2023年我省达到7728.5亿元,年均增长25.0%。消费市场发展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未来消费将是全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外贸市场实现封闭半封闭向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转折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全省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货物贸易主要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根据计划要求进行,进出口始终处在较低水平。1950年山东进出口总额4149万美元,1978年也仅为8.7亿美元。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1995年超过百亿美元,2007年迈上千亿美元台阶,2023年达到4643.8亿美元,年均增长13.6%。其中出口2761.6亿美元,进口1882.2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4.4%。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出口主力由农副产品、纺织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机电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2004年机电产品跃升为全省第一大出口产品,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7.1%,2023年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0%。贸易方式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一般贸易占比迅速提升,2023年山东一般贸易进出口3024.0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65.2%,比2012年提升7.0个百分点。市场格局日趋多元,对美国、东盟、欧盟、韩国和日本5大贸易市场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2.8%;新兴市场多元化开拓进一步深化,2023年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3%。
(三)科技研发实现发展落后向创新驱动推进
建国初期,全省科技发展水平落后,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科技人员不足1000人,专门科技机构仅有15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山东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科研投入持续增长,2000—2022年,全省研究与试验经费从52.0亿元增长到218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49%。创新主体显著增加,山东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加快构建,全省有研发活动的单位数超过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4年的3410家增长到2023年的3.2万家,提升了8.4倍。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拥有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6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5家,累计培育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075家,企业技术中心2044家。研发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山东科技成果3529项,为1978年的5.4倍。山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由1985年的436件和8件,增加到2023年的42.5万件和9.7万件。一批高科技产品悉数亮相。海燕-L长航程水下滑翔机可持续在海底不间断工作30天,最大潜深8213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创下两项世界之最,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和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由山东创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机器人“创创”,是全球唯一荣获CES创新奖的商用智能机器人。这些高科技产品无不具有世界领先水准,展示了山东在科研领域的大省担当。
五、七十五载用心耕耘,社会民生事业扎实有效推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山东大力促进各项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实现了由相对落后向全面进步的跨越,文化服务不断优化,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山东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建国初期,全省社会保障尚属空白,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保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23.9万人、1615.8万人、2045.6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68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640元、380元。
(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山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2023年,山东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7%,与1962年的25.0%和0.9%相比,分别提高74.7和98.8个百分点。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达到153个和348个,分别是1965年的5.7倍和49.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911.8亿元升至2022年的3373.5亿元,年均增长8.5%。
(三)教育普及大幅提高
山东义务教育均衡化全面发展,高中教育全面普及,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大幅增长。2023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院校)3.6万所,在校生2211.27万人,教职工168.65万人。技工院校215所,招生18.4万人,年末在校生44.8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5所、幼儿园376所。启动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确定10个优势学科和10个潜力学科建设名单。
(四)医疗卫生长足进步
2023年末,山东拥有卫生机构8.8万所,各类卫生机构床位73.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3.5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4万所,增加0.2万所。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89元。服务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56家、中心村卫生室3879个。家庭医生服务全人群签约率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达到61.5%、85.6%。医养结合示范省成效显著,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增加到962家。
(五)基础建设成就斐然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成。2023年,铁路通达全省16市;公路通车里程29.3万公里,是1949年的48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433公里,是1993年的38倍;民用机场9座,其中国际机场4座;沿海港口生产型泊位5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07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9395.8万千瓦,较2020年实现三年基本翻一番,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44.4%。城市建设持续提升,2023年新增地下综合管廊58公里,截至2023年末,全省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323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超过85%,全省16市市区、县城城区、乡镇镇区和省内海岸线实现5G网络全覆盖,5G用户5285.2万户,普及率达66%,1000M以上宽带用户1358万户,千兆城市达15个,数量居全国第2位。
壮丽七十五载,踔厉奋进新时代。山东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