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统计工作综述 |
|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统计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一年来,全省统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五个意识”,树立“四种作风”,践行“三个提高”,着力在加快统计改革步伐、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夯实统计工作基础、净化统计工作环境、狠抓统计工作重点等方面下功夫,统计能力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公信力明显提升,统计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创新工作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从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理念上下功夫,提出了强化“五个意识”,树立“四种作风”,要求全局一盘棋、各方一股劲、上下一条心,以科学务实的工作理念来指导统计实践、推动统计工作。积极引导全省统计系统把思想认识和工作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上来。一年来,全省统计系统干部职工服从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大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更加深入扎实。 二、“三个提高”贯彻落实年活动成效明显。2010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把“三个提高”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的主线。省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在全省统计系统开展“三个提高”贯彻落实年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全省统计系统争做践行“三个提高”排头兵,组织开展了思想大讨论、主题演讲、大型调研等活动。各市积极响应省局的号召,围绕“三个提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日照市围绕“三个提高”目标要求,开展“目标管理考核、数据质量保障、统计监测服务”三个体系建设活动;青岛市举办了“践行‘三个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文化成果演讲和摄影书画比赛。 三、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把人口普查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举全局之力、全系统之力,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积极主动、全力以赴抓好人口普查工作。登记期间派出9个督查组对17市进行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连续发出紧急通知,及时督办解决。各市统计局、人普办工作深入扎实,保证了普查圆满成功。在全省58万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国务院人口普查检查组对我省的普查工作和普查数据给予高度评价,国务院人普办、国家统计局专门给省委、省政府写来感谢信。我省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就人口普查工作作典型发言。 四、重点统计调查工作取得成效。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认真开展附属服务业分离统计调查工作,摸清了我省附属服务业的分离情况。召开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统计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认真开展服务业三大载体、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统计监测工作,全面客观地反映我省服务业发展现状。烟台、聊城等市建立服务业基础数据分析制度和部门服务业定期统计分析例会制度,对服务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制定出台了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编印了能源统计和节能监测快报,较好地发挥了能源统计预警作用。与煤炭、电力、交通运输、石油、节能和质检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共享统计数据,加强数据审核,进一步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节能监测服务水平。临沂市建立完善能源统计预警监测体系。由于监测预警及时,调控措施得力,全省“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好成绩。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山东省2010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调查、全省群众安全感电话调查、第六次人口普查知晓率入户率调查等十几项电话调查,全年累计访问样本量达到20万个,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各市的电话调查工作也蓬勃开展,淄博市圆满完成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威海市局圆满完成对市区和市直部门的年终考核及行风测评调查工作。 第二次R&D资源清查工作成效显著。清查数据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得到了国家统计局李强副局长的充分肯定。圆满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后续工作,开发利用富有成效。 五、统计服务开创新局面。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建立经济形势分析制度,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为省领导把握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各市的统计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枣庄市建立农村信息员联系点制度,加大对“三农”情况的监测分析力度。东营市、滨州市建立黄三角地区和蓝色经济区统计报表制度和数据交流信息平台,成立专门统计机构。 精心打造统计分析精品。整合优势资源,狠抓专题分析,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一批有深度、有观点、有建议的统计分析精品。2010年,省局撰写统计分析报告120余篇,被省领导、国家局领导批示50篇次。如此高的批示率说明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到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分析报告越来越贴近领导工作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市共编印统计分析资料近1900余篇,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200余篇次。 围绕科学发展,改进统计服务手段。不断丰富完善统计产品体系、指标设计,改版《山东统计快报》,增强统计产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济南市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统计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泰安市扩大“数说发展”品牌效应,创办 “数说发展”呈阅件,建立“数说发展”快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参考依据。 优化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公信力。各专业定期召开统计数据联审会议,对专业数据进行量化评估。扎实推进联网直报工作,从技术手段上减少中间环节干扰,保证数据质量。通过认真开展世界统计日、中国统计开放日、人口普查宣传月等纪念宣传活动,社会公众对统计知识、统计流程、统计数据有了了解,统计社会知晓度进一步提高,统计公信力得到提升。 六、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迈出新步伐。按照国家GDP核算改革思路,结合我省实际,对2008、2009年各市GDP初步核算数据进行重新修订。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考核评价体系,确保真实全面反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果。建立重点工业企业调度制度,形成工业统计快速反映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投资新开工项目档案化管理制度,提高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编印文化统计监测制度,建立文化产业定期报表直报平台。实行基本单位名录库季报统计制度,把名录库在线维护延伸到乡镇一级。按照《山东省循环经济统计试点实施方案》,在青岛、莱芜开展试点工作。潍坊市研究制定六大投入统计分类标准,并自行设计汇总程序。威海市积极开展“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工作,为在全省推广奠定基础。 七、统计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开展统计业务知识轮讲,加强业务交流,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在省委党校、省干部学院开设统计知识专题讲座,举办全省统计系统业务骨干培训班,统计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创新学习模式,开辟网络培训课堂,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组织实施干部分层考核测评,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东营市加强横向学习交流,干部队伍业务技能得到较大提高。济宁市开展“统计业务轮讲”视频讲座活动,直接培训到乡镇统计人员。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建立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检查制度,做好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经验的推广工作,督促各乡镇统计站建立综合统计业务。总结推广地方统计工作垂直管理的经验和做法,鼓励地方积极探索。菏泽市进一步完善统计站建设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卓有成效;德州市发展完善“新湖经验”,推广应用“社区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日照市对乡镇统计站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统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发人口普查清查摸底数据处理、快速汇总等应用程序,为人口普查等重点统计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我省编写的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程序得到国家人普办充分肯定,在全国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容灾备份系统,认真做好网站防护及网页防篡改工作。淄博、莱芜等市加强统计网络建设,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八、统计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学习宣传新《统计法》,召开全省统计系统法律法规培训视频会议,推进统计法律法规进党校,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教育。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联合省监察厅、省司法厅和山东调查总队,认真组织实施《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工作。2010年,全省共检查巡查单位20384个,立案479件,结案388件。完善统计法律制度,启动《山东省统计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探索建立典型统计违法案件通报曝光制度。济宁市开展统计行政许可网上办公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济南市统计局与济南电视台联合举办统计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九、部门统计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推动部门进一步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部门统计标准管理办法,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和备案程序,推进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统计数据管理共享机制,制定部门统计数据交流办法,健全部门资料交换制度,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各部门领导重视,措施得力,部门统计工作取得新成效。省工商局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和规范化系统的建设目标,工作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十、系统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组织”、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和党组织承诺、践诺、评诺活动,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全省统计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协作联系区,推进系统文明创建深入开展。2010年,省局和临沂市局继续保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省局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其它16个市局继续保持“省级文明机关(单位)”称号;有28个县(市、区)局获“省级文明机关(单位)”称号。 回顾2010年的工作,各级统计部门付出了大量艰辛劳动,也收获了许多可喜成绩,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