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2018227

 

2017年,全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态势,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7267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76.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2925.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4876.3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构成为6.745.348.0。人均生产总值72851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790美元。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8.3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8.1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0%,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涨幅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2.3%,食品价格下降1.7%,自2003年以来首次转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1.4%。工业生产者价格连降五年后首次转涨,出厂价格上涨5.5%,购进价格上涨7.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

1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5

101.6

101.4

  食品烟酒

99.6

99.7

99.3

    粮食

102.8

102.7

103.0

    鲜菜

91.0

91.0

91.0

    猪肉

89.1

89.6

88.2

    蛋类

96.1

96.9

94.3

    鲜瓜果

106.5

106.5

106.7

  衣着

101.1

101.3

100.3

  居住

102.6

102.4

102.9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9

100.7

101.7

  交通和通信

101.1

101.0

101.5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8

102.5

103.8

  医疗保健

105.4

106.7

102.3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8

102.0

101.3

常住人口规模过亿。全年出生人口174.98万人,出生率17.54;死亡人口73.82万人,死亡率7.40‰;自然增长率10.14‰。年末常住人口10005.83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7.21%15-64岁人口占68.8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99%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58%,比上年末提高1.56个百分点。280万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市民待遇。

区域经济融合协调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33972.1亿元、96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6.0%。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30亿元、50亿元、70亿元、10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达到55个、29个、20个和8个。

二、改革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制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两个10条意见,省管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2倍。非公有经济增加值42141.2亿元,增长7.3%。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6896.0亿元,增长7.2%。削减省级行政权力事项1082项。整合26项涉企证照事项,在“五证合一”基础上实现“三十一证合一”。省市县三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构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完成175万吨生铁、527万吨粗钢、351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和“地条钢”清理整顿工作圆满完成。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257.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920.8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6%,比上年末降低0.2个百分点。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8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7.5元,比上年降低0.4元。基础设施投资99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5%,小麦播种面积增加0.4%,棉花播种面积减少37.5%。畜牧业中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大型规模养殖户成长壮大。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9万家,年营业额突破630亿元。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分别达到20个、3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达到42个。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82.0亿元,增长12.9%

实体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6.8%,实现利润增长11.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3%,营业利润增长21.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质量强省战略有序实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83.99,比上年提高0.69。年末有效注册商标72.3万件,比上年增长22.1%。其中,驰名商标711件,地理标志商标542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申请量增长2.1倍。共有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0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6个,有效期内山东名牌产品、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分别达到1536个、543个、37个。

三、动能转换与创新

新经济规模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7%80.2%16.3%3.0倍。软件业业务收入4933.1亿元,增长14.3%;软件业务出口16.1亿美元,增长10.9%。新登记市场主体149.6万户,比上年增长4.5%。其中,新登记“四新”经济企业增长37.2%123家企业和研发单位落户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运营共享单车47万辆。

各类人才统筹发展。共有在鲁两院院士4920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60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97人,齐鲁首席技师1359人,高技能人才290.6万人。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66人。获得“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卡”人选402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3个,省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30个,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7个。

创新平台作用增强。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营,青岛、东营、烟台、潍坊4市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共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1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1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7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6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院士工作站334个。

双创活力持续迸发。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1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金奖4项,专利奖优秀奖64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00件,比上年增长21.5%。发明专利申请量6.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9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57件,比上年增加1.24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达到161家,省级示范创业大学达到11家。年末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3.9%。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9.9%,个体工商户增长12.0%

四、农业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业增加值2802.3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总产量4723.2万吨,增长0.5%,是历史第一高产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3561家,比上年增加122家;产品7508个,增加106个;产地总面积375.1万公顷,增长30.7%

2  2017年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723.2

0.5

  夏粮

万吨

2350.1

0.2

  秋粮

万吨

2373.1

0.8

棉花

万吨

34.5

-37.0

油料

万吨

327.7

0.3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10618.3

2.8

水果

万吨

3295.8

1.2

  园林水果

万吨

1776.9

2.8

林牧渔业总体稳定。林业增加值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林地面积349.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304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51%。牧业增加值997.8亿元,增长3.7%;猪牛羊禽肉产量772.4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449.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66.2万吨,下降0.8%。渔业增加值960.6亿元,下降0.5%;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881.4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31.9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49.5万吨。年末专业远洋渔船519艘。

生产条件优化改善。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249座,治理中小河流210条,开工建设雨洪资源利用项目22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0平方公里。农机合作社7699家。年末大中型拖拉机59.5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3%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2870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轻工业增长6.9%,重工业增长6.9%;装备制造业增长11.0%,高技术产业增长10.9%,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3.6%。工业产销率为98.9%

3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6.9

  国有企业

8.5

  集体企业

6.6

  股份合作企业

7.5

  股份制企业

7.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0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0.8

 

4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及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啤酒

万千升

608.8

2.2

 

万吨

876.8

1.4

 

亿米

121.1

3.0

 

机制纸及纸板

(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万吨

2177.5

2.6

 

化学农药原药

(折有效成分100)

万吨

33.1

-50.2

 

水泥

万吨

15300

-2.6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7232.2

6.5

 

粗钢

万吨

7147.9

1.7

 

钢材

万吨

9209.8

-2.5

 

原铝(电解铝)

万吨

725.3

-14.8

 

发动机

万千瓦

21744.9

39.0

 

汽车

万辆

140.3

11.4

 

动车组

1512

-24.6

 

家用电冰箱

万台

821.4

-7.0

 

家用洗衣机

万台

627.2

-6.5

 

电子计算机整机

万台

79.4

4.6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万台

5041.5

-15.0

 

 

业较快发展。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944家,比上年增加773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658家。建筑业总产值11477.8亿元,增长13.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900.7亿元,增长13.4%;非国有企业8577.1亿元,增长13.9%

六、服务业

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8.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三二一”结构进一步稳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4%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0.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0.4%,商务服务业增长24.8%,科技服务业增长14.2%。生活性服务业中,规模以上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营业收入增长75.1%,文艺创作与表演增长41.2%,体育营业收入增长38.4%,居民服务业增长17.0%,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增长17.3%,其他服务业增长18.7%

全域旅游高效发展。旅游消费总额9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国内游客消费增长14.8%,入境游客消费增长3.6%。旅游投资2231.8亿元,增长11.2%。共有全域旅游集散和咨询服务中心243处,跨界融合新业态旅游项目629个,旅游厕所1.6万座。共有A级旅游景区1075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5家,省级旅游强乡镇527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180个。

快递电信业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1891.3亿元,比上年增长64.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98.4亿元,增长76.5%;邮政业务总量392.9亿元,增长30.3%。快递业务量15.1亿件,增长25.7%。光缆线路总长度207.3万公里,增长18.9%。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19.1万路端。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84.0万户,下降8.9%;移动电话用户9943.9万户,增长3.6%。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09部。

客货运量平稳增长。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6.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9%;货运量32.3亿吨,增长14.6%。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5.2亿吨,增长6.2%

5  2017年客货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

旅客

运输量

增长

周转量

增长

(亿人次)

%

(亿人公里)

%

合计

6.5

2.9

1247.7

5.0

铁路

1.3

12.5

754.6

7.2

公路

4.9

0.6

481.0

1.8

水路

0.2

1.8

12.1

0.6

5续表

指标

货物

运输量

增长

周转量

增长

(亿吨)

%

(亿吨公里)

%

合计

32.3

14.6

9663.5

9.7

铁路

1.8

6.7

1254.9

8.8

公路

28.8

15.3

6650.2

9.5

水路

1.7

10.6

1758.4

10.8

 

七、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7.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9:49.6:48.5,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重点领域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4.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8.9%,邮政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倍、39.8%35.6%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6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住宅投资4929.5亿元,增长5.1%。房屋施工面积63563.2万平方米,增长6.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6742.1万平方米,增长5.9%。竣工面积8429.1万平方米,增长2.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406.5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面积12813.2万平方米,增长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201.0万平方米,增长5.7%

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公路通车里程27.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48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21公里,增加111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1240公里,石济客专山东段和龙烟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沿海港口生产型泊位5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97个。榆横至潍坊、扎鲁特至青州“外电入鲁”通道建成投用,新增外电接纳能力50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19.4%

八、消费市场

市场消费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49.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餐饮收入3602.6亿元,增长10.5%;商品零售30046.4亿元,增长9.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814.5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34.5亿元,增长10.3%

新型消费快速释放。网上零售额25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084.5亿元,增长3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主要商品销售稳定。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46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989.0亿元,增长7.6%;日用品类零售额415.3亿元,增长6.8%;汽车类零售额3058.3亿元,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89.5亿元,增长13.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322.7亿元,增长9.0%

九、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178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进口7858.5亿元,增长22.2%;出口9965.4亿元,增长10.1%。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877.3亿元,增长11.9%;纺织服装出口1444.1亿元,增长5.9%;农产品出口1152.5亿元,增长7.2%。主要市场中,对美国、东盟、欧盟、韩国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2.6%5.9%12.7%9.9%17.9%。服务进出口总额3528.1亿元,增长15.2%。其中,出口1692.0亿元,增长12.1%;进口1836.1亿元,增长18.2%

利用外资增势平稳。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79家;合同外资186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实际使用外资1210.5亿元,增长9.0%。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45.8亿元,增长9.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66.7亿元,增长9.0%。新批及增资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102个,合同外资158.1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4个,合同外资14.9亿美元。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首次投资,创历史新高。

“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实际对外投资377.5亿元。其中,跨国并购实际投资117.8亿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74.7亿元,完成营业额79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9.3%。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2万人,增长4.2%

“一带一路”合作成效明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进出口48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出口2672.5亿元,增长6.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00.6亿元,增长81.7%。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金99.8亿元,增长19.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73.4亿元,增长11.2%

十、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结构持续优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8.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4419.3亿元,增长9.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5%,提高0.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57.7亿元,同口径增长5.2%。其中,民生支出73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0%,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4.7%

重点领域信贷保障有效。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1018.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5.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0873.9亿元,比年初增加5630.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5819.4亿元,增加1690.4亿元;县域贷款余额20707.9亿元,增加1353.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30.7亿元,增加1426.9亿元。

6  201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及增长速度

指标

余额(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

存款余额

91018.7

6.2

  住户存款

44409.1

6.4

  非金融企业存款

29472.2

5.0

贷款余额

70873.9

8.6

  境内短期贷款

28927.9

3.2

  境内中长期贷款

37609.5

20.3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共有上市公司294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96家,增加23家。“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达到636家、2270家和1124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1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9%。期货公司代理成交金额7.8万亿元,增长39.9%。年末私募基金机构443家,管理基金规模1568.6亿元。

保费收入较快增长。保险保费收入27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41.4亿元,增长11.8%;人身险保费收入1996.6亿元,增长21.8%。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831.3亿元,增长5.7%。农业保费收入23.6亿元,增长18.5%,为1729.2万户次农户提供了647.3亿元的风险保障。

十一、民生保障

脱贫攻坚精准推进。83.2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年度减贫任务。60万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全面启动,18个村台、41个外迁安置社区开工建设。为2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4.85万户。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9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3072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8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0342元,增长8.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7.6平方米和42.5平方米。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52.9万辆,增长11.3%。其中,私人轿车1140.1万辆,增长11.7%

7  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指标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指标值

比上年增长

指标值

比上年增长

(元)

()

(元)

()

可支配收入

36789

8.2

15118

8.3

  工资性收入

23431

7.4

6069

9.0

  经营净收入

5194

8.7

6730

7.4

  财产净收入

3034

10.7

391

9.0

  转移净收入

5131

9.6

1928

9.6

 

8  2017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速度

指标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指标值

比上年增长

指标值

比上年增长

(元)

()

(元)

()

消费支出

23072

7.3

10342

8.6

  食品烟酒

6180

4.2

2960

4.5

  衣着

2034

2.8

585

1.5

  居住

4895

9.4

1974

11.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736

10.1

690

14.2

  交通通信

3284

9.4

1710

10.7

  教育文化娱乐

2622

9.3

1141

12.6

  医疗保健

1781

10.6

1129

9.9

  其他用品和服务

540

2.5

152

-0.7

 

9  2017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

单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家用汽车

59.2

32.4

摩托车

17.4

58.1

电冰箱()

101.5

97.6

洗衣机

98.0

93.6

热水器

96.6

82.1

空调

128.1

63.7

彩色电视机

106.8

110.2

照相机

41.3

6.6

计算机

81.1

39.8

固定电话

线

27.8

17.8

移动电话

226.0

225.3

  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

139.4

86.7

健身器材

7.1

1.3

空气净化器(含新风系统)

3.0

0.6

城乡建设水平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投资1273亿元。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906个,查处违法建设9872万平方米,拆除8348万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5%99.0%。村镇建设投资1773亿元。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49.1万户,86%的建制镇和全部建成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17个试点县(镇)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冬季清洁供暖。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年末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60.9万人、2013.1万人、1268.3万人、1569.1万人、1186.6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0.6万人、7282.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627元。432家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8.4%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6.2%。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192元,比上年提高22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1.7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4249元,比上年提高435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0590个,各类养老床位64.9万张。

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80.4万套,基本建成64.7万套,年度任务完成率分别为105.2%197.4%。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建成3.2万套,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38.8%

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42起,死亡130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9.1%25.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18,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6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2

十二、绿色生态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上年分别下降13.6%11.7%31.4%2.6%。“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275.4天,比上年增加26.5天;重污染天数平均14.9天,比上年减少8.2天。水环境质量连续15年持续改善,国控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55.4%;劣V类水质比例为2.4%,比上年下降6.0个百分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分别达到52处、67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分别达到68处、134处。

节能降耗成效卓著。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6.9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9.43%。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减少6.6%。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效率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为75.3%,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新能源生产初具规模。清洁能源发电量23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4.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量132.9亿千瓦时,增长13.2%;生物质发电量60.0亿千瓦时,增长8.8%;太阳能发电量32.5亿千瓦时,增长1.2倍。

资源勘探取得新成果。新发现矿产地9处,新增矿权16项,新增主要矿产资源量金200.0吨、铁2.9亿吨、有色金属12.0万吨、煤3.4亿吨、石墨5.4万吨、稀土17.1万吨。圈定具有开采潜力的地下水水源地29处,新增富水地段58处,可满足1346万人的供水需求。

十三、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交流轮岗校长、教师4.4万人。12个设区市完成校长职级制认定和聘任。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146所、幼儿园1834所。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达到42.2万人、27.6万人、1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1.1万人。

10  2017年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指 标

机构数

(所)

招生数

(万人)

在校生数

(万人)

研究生培养机构

33

3.6

9.2

普通高等教育

145

61.3

201.5

中等职业学校

(不含技工学校)

401

26.1

79.3

技工学校

194

12.9

33.3

普通高中

592

55.0

165.5

普通初中

2968

109.4

329.4

普通小学

9738

127.0

708.5

特殊教育学校

147

0.5

2.9

幼儿园

19020

105.2

277.3

文化事业产业向好发展。13件“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基本完成。成功举办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和2017瑞典•中国山东文化年等文化活动。年末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11%98.97%。城市营业影院477家,电影票房收入22.9亿元。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5个,艺术表演场馆92个,博物馆497家,公共图书馆15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57个,美术馆49个,文化站1815个。出版各类图书18092种,报纸87种,杂志263种。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长9.9%,实现利润增长14.5%。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别达到17个、146个。

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试点正式启动。年末医疗卫生机构7.9万所。其中,医院2452所,比上年增加43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5万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设置率分别达到74.6%86.5%。完成诊疗服务6.4亿人次。实施医疗救助289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5元提高至50元。

全民体育健身更加普及。举办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4773项次,参与总人数达到410万人次。全民健身中心县级覆盖率超过90%,行政村覆盖率92.6%18名运动员在7个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获得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金牌59枚、银牌45枚、铜牌47枚。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增强。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498次,人工作业增加降水7.6亿立方米,减少雹灾损失2.2亿元。妥善应对显著性有感地震39次。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自2016年开始,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房地产业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7.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8.软件业务收入统计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并有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