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统计年鉴—2006
编务信息 特 载 一、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二、综合 三、人口 四、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六、能源
七、财政 金融 保险 八、价格指数 九、居民生活 十、城市建设 十一、农林牧渔业 十二、工业 十三、建筑业 十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十五、批零餐饮 十六、对外经济和开发区 十七、教育科技文化 十八、卫生体育民政司法测绘 十九、环境保护 二十、县市区主要指标 附 录

2-1 平均每天社会经济活动

2-2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续1)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续2)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续3)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续4)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续5)

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

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续1)

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续2)

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续3)

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续4)

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续5)

2-6 1952-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

2-7 1952-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2-7 1952-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续)

2-8 1952-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2-9 地区生产总值

2-10 1978-2005年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2-11 各市生产总值

2-11 各市生产总值(续)

2-12 各市生产总值构成

2-13 1978-2005年居民消费水平及指数

2-14 各市居民消费水平及指数

2-15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拉动百分点